锐学教育铺天盖地的外貌焦虑是因为现代人太
最近,外貌焦虑这个词又开始在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热播网剧《听见她说》,第一集《魔镜》就是关于“外貌焦虑”的。女主人公,一个对自己的外貌极端不自信的女孩,每天花两小时三十七分钟打扮自己。在习惯性上妆卸妆的过程中,通过自白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最后忍不住崩溃大哭。与生存压力、婚育压力比起来,外貌焦虑似乎不值一提,置身其中者甚至很容易被贴上过于矫情、想太多的标签。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始终缺乏对心理疾病的正确认知如果不是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引发公众关于外貌焦虑的大规模讨论,我们始终无法具体观察并正视外貌焦虑给普通人带来的困扰和伤害。年,德国咨询企业GfK做了一次“全球外貌满意度调查”,发现中国大陆只有10%的国人对自己的外貌完全满意,三分之一的人介于满意和不满意之间,还有13%的人以不满意为主。从不满意到焦虑,最终有可能发展成为精神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人正在经历严重的外貌焦虑,TA可能存在精神障碍,叫做躯体变形障碍,学术中也常翻译为体像/体象/体相障碍、幻丑症等,是一种真实的精神-心理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容易跟抑郁、焦虑、进食障碍共患,也跟自杀意愿、自杀行为的升高有一定关联,常见的问题还包括很多人会陷入“过度整容”的怪圈,即不断通过整容来获得对自身长相的认可。由此,外貌焦虑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或许更加严重。专业的心理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颜值即正义”的现代社会,如果过度在意容貌,经常为外形焦虑,即使没到患病的程度,也会让人变得讨厌自己、厌恶社交。当心理疾病严重到出现抑郁症的症状时,人的主观意识和情绪将不再容易被自我控制,科学的解释是大脑神经递质发生了分泌性紊乱,有的抑郁症表现为脑部神经递质之一的多巴胺分泌减少或者不分泌,人的愉悦感就会降低或者消失,变得非常低落和消极。这个时候,抑郁者本身的自愈能力已经不足以让TA自行走出困境,而且长期的抑郁情绪会导致人脑的海马体萎缩,致使记忆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所以,首先遵循医嘱进行专业的药物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抗抑郁药物并不万能,不仅需要长期服用,复发率也较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完善患者的人格与认知,达到自我接纳并与自己和解的目的,才能真正帮助有抑郁症乃至更多心理疾病的人走出心理困境。当务之急是培育更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国内专业从事心理咨询师培训工作的锐学教育认为,通过不断普及抑郁症的知识,对“抑郁症”去污名化,有助于社会上对抑郁症的整体认知逐步脱离刻板印象,减少抑郁症对个人、社会带来的负担与伤害,为抑郁症人群创造一个更加宽容的诊疗环境。此外,国内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缺失也是当前我国心理健康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年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其中数据显示,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很重要,但在获取心理咨询服务上,有74%的受访者选择了“不便利”,这也表示,民众的真实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差距很大。为此,锐学教育积极投身于心理咨询师培训事业,并于近期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授权机构的重点合作单位,并推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锐学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心理咨询行业起步较晚,加上目前我们在心理健康的检测方面缺乏重视,心理健康产业是中国经济建设需要补上的短板,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专业心理咨询师从业者的加入,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zlff/13428.html
上一篇文章: 长假后首个工作日,这份收心大法帮你远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