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第十二周课程回顾

一周过去了

大家还记得我们这周学了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手诊——九宫八卦

何为八卦?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

八卦的形成来源于河图和洛书,是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所发明,伏羲氏在天台卦台山始画八卦。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何为九宫?

九宫是排局的框架和阵地,为洛书与后天八卦的结合。

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为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部分。

九宫八卦分区阐述

艮位

位置:位于拇指跟掌丘部,即大鱼际下半行属土,代表脾胃功能。

诊断意义:

1)由于手掌握姿的压力,会使艮位上生出许多从拇指指骨向3线边缘生长的纹线。若断续浅表,属正常:若较深,似刻掌上,提示消化吸收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

2)艮位纹理散乱,皮肤粗糙,有椭圆形的暗色出现,暗色明显,提示正在患胃病。

3)艮位青筋浮起,明显低陷,薄而无肉。反映脾胃虚弱。

4)艮位下缘与坎位交接处有菱形纹,提示有痔疮。

5)艮位有十字纹或井字纹,颜色青黄,提示慢性消化性疾病或病情恶化。

6)艮位松软塌陷,手压后指印久久不消,提示心衰。

坎位

位置:位于手掌根部中间,五行属水,代表肾。

诊断意义:

1)坎位上有米字纹,提示心绞痛。

2)“三星高照”(离位,2线尾端,三线末端),提防猝死。

3)坎位出现大三角纹,提示心肌供血不足,提防老年冠心病。

4)坎位有独立三角纹,提示有心脏病,高血压等。

5)坎位出现小岛纹,提示生殖系统肿瘤、或直肠部有息肉或肿瘤。

6)坎位皮肤粗糙,呈灰暗色,多为幼年体弱多病;成年有此改变,多为先天不足,易疲劳。

乾位

位置:位于手腕尺侧外掌区突出部,又叫小鱼际,五行属金,代表心理状况和呼吸系统功能。

诊断意义:

1)长寿之人,乾位饱满,无杂纹。

2)2线过长深入乾位,使乾位出现皱褶,多提示神经衰弱。

3)乾位有多条8线,多提示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家族史。

4)乾位出现杂乱纹线,皮肤干枯,色泽青,黄而暗,提示内分泌紊乱,神疲气短。

5)乾位出现红斑片或紫红色团块,提示痰热重肺,肺气塞闭。

6)乾位肌肉薄弱,出现紫色,提示大肠湿热。

兑位

位置:位于乾坤之间,手掌尺侧掌区。五行属金,主下腹部脏器,主要是大、小肠的功能。

诊断意义:

1)兑位纹路散乱,颜色较暗,皮肤粗糙,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2)兑位出现十字纹,米字纹,提示肠道的吸收、排泄出现问题。

3)兑位出现方格纹框住的米字纹,提示腹部手术引起肠黏连。

4)兑位出现蛇形或波浪形纹,提示酗酒过度伤及肝脏。

5)兑位出现岛纹,提示肠道肿瘤。

6)兑位低陷、青筋浮起,肤色枯白,提示呼吸系统慢性炎症、肺气肿或肠道功能异常。

坤位

位置:小指下方,感情线上方。总五行功能的代表。

诊断意义:

1)坤位平坦,大、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中医多脾肾不足。

2)坤位筋浮、苍白无力、布满杂乱的纹理,提示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易出现肾精亏虚,肾阳不足;女性易宫寒不孕、性冷淡;男性易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

3)坤位呈淡红色时,提示泌尿道炎症。坤位呈青黄色时,提示性病。

4)坤位纹路散乱,皮肤粗糙,颜色灰暗,是小肠和泌尿系统功能衰弱的表现。

5)坤位呈现红色,是心火乘土,有患心脏病的可能(结合小指指甲呈现粉红诊断)。

6)坤位位置低陷,筋浮骨露肤色枯白无血色是肾虚寒证提示生殖功能弱,妇女多宫寒不孕。

7)坤位有岛纹则易患眼部疾病,多细纹是膀胱炎的信号。

8)第四指间区垂线可反映气管方面疾病信息。

离位

位置: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根掌丘。五行属火,代表心脏功能。

诊断意义:

1)离位隆起高耸无杂纹,色泽粉红,提示心脏功能健全,元气充沛,视力好。

2)离位出现米字纹,提示心肌缺血,心绞痛。

3)离位一线上出现小岛纹,提示视力下降。

4)离位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出现隆起,提示血脂高。

5)离位过于低陷,有青筋浮起,提示心衰。

6)离位有蒸热感,伴有红班提示心火旺;冰凉枯白,提示心阳虚。

巽位

位置:位于食指根掌丘。五行属木,代表肝胆功能。

诊断意义:

1)巽位扁平、低陷、苍白、多细纹,提示胆气不足、体弱、血压低。

2)巽位出现十字纹或井字纹,提示胆囊炎。

3)巽位出现米字纹,提示胆结石。

4)巽位出现方形纹,提示肝胆解毒能力降低或进行过胆囊手术。

5)巽位过分隆起,提示胆固醇过高,血脂血压偏高。若肉质过硬,提示脂防肝。

6)巽位出现红色斑点,提示肝火旺:若红如朱砂,提示肝炎。

震位

位置:位于拇指内侧,虎口以内,地纹以外三角形区域。五行属木,代表神经系统功能。

诊断意义:1)震区过于发达,表示易怒好斗。2)震位出现树叶状岛纹,提示慢性胃炎。3)震位中下部出现萎缩,松软,压之不起,苍白无力,并有许多细乱纹理,提示生殖机能及内分泌机能失调。

4)震区色暗,提示肝胆血瘀,多为心情抑郁、胸闷痛及妇女乳腺增生。5)震位有明显田字纹,提示胃溃疡。6)震位纹路散乱不整且多毛状线、交叉或有星纹,反映精神紧张,生活失调易患神经官能症。

明堂

位置:位于手掌正中,俗称掌心,代表心血管系统功能。

诊断意义:

1)明堂凹陷,而周围肉堆拱起,其中纹理清晰可见,提示身体正常,情绪稳定。

2)明堂纹路杂乱,提示心情忧郁,失眠,身体虚弱。

3)明堂蒸热,提示虚性疾病,虚火上炎。

4)明堂冰冷、苍白,提示心火不足,循环、消化、内分泌功能低下。

5)明堂青暗,提示近期身体状况不佳,将有疾病发生。

治疗建议

咳嗽

1.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按摩列缺穴,有临时止咳的效果。

慢性胃炎

(艮位颜色发青发紫或肌肉薄或有明显的青筋或纹路杂乱;一线过长直指巽位。)

1.饮食温度适宜,细嚼慢咽;

2.规律饮食,定时定量;

3.少吃油炸食物及腌制品,少食生冷刺激的食物。

4.食用薏米山药粥。

低血压

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浓茶。

高血压

(三线尾端向坎位延伸)

1.按摩曲池穴;

2.适当多食一些富含钾和钙的食物(牛奶、豆制品等);

3.少饮浓茶。

耳鸣

1.鸣天鼓;

2.按摩听会穴。

过敏体质

(肝区有十字纹和暗纹)

1.按摩液门穴;

2.适当多喝一些豆浆,柑橘、猕猴桃等可抵抗过敏症。

推荐书目

《现代掌纹诊病》王晨霞

《手诊》刘剑峰

《脾胃论》李杲

耳针——对耳轮及上下脚

对耳轮

腰骶椎

定位:对耳轮上2/5处。

主治:腰骶椎疾患: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腰骶椎疼痛。

胸椎

定位:对耳轮下2/5及3/5处。

主治:

(1)胸椎病变:骨质增生,胸背部疼痛及扭、挫伤等。

(2)胸部疾病:胸胁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等病症。

颈椎

定位:对耳轮下1/5处。

主治:颈椎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部疼痛,如扭、挫伤,落枕。

颈椎病治疗:

主穴:颈、颈椎、颈后三角区、交感、神门、肾、肝、脾

配穴:头晕者加枕、额、缘中。

对耳下脚轮

坐骨神经

定位:对耳轮下脚前2/3处。

主治:有通经活络、镇静止痛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交感

定位: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交界处上缘

主治:有止汗、止涎、止酸、止痛、解痉、活血作用。(1)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拮抗作用)。(2)内脏止痛要穴。(腹胀时禁用)。(3)血管舒缩的调节作用,以扩张血管作用为主(出血性疾病慎用)。(雷诺)(4)抑制腺体分泌。“三止”作用:止汗、止涎、止酸。治疗多汗症、小儿流涎、胃酸过多、脂溢性脱发。对于治疗胃酸过多多有奇效,为止酸要穴。(5)五大活血要穴之一。

对耳轮上脚

定位:在对耳轮上脚中l/3处。

主治:膝部疾患。如:膝关节炎症、扭伤、挫伤疼痛。

膝关节

定位:对耳轮上脚中点。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肿痛、膝关节扭挫伤、髌骨骨折、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补充:

落枕

取穴:颈/颈椎,神门,耳大神经点。

实操练习

探查穴位→消毒脱脂→贴压穴位→按压穴位

对耳轮:

腰骶椎、颈椎、颈、尾椎、热穴。

对耳轮上下脚:

跟、膝、坐骨神经、交感。

推拿——肩周炎

肩周炎的定义和发病特点

广义的肩周炎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任一部位的炎症,狭义的肩关节周围炎即冻结肩,指肩关节周围广泛的无菌性炎症、疼痛、粘连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肩关节的构成

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

肩部肌肉

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

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肩部疼痛。

·肩关节运动功能受限。

·肩关节周围压痛:压痛点常位于:喙突、大结节、小结节、结节间沟、三角肌止点、肩峰、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提肌。

·出现外展抗肩现象。

·肌肉萎缩:粘连日久。

温馨提示

技能考核将在十二月来临

请大家充分准备哦

编辑玉竹

审核代立飞李泽宇邹嘉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zlff/9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