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每个人都会出汗,这很正常,但是出汗量异常增多,甚至没怎么动都会一直出汗,有可能是病,得治。如果经常大量出汗,有可能是下面的这些疾病。
1.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爱出汗,因为糖代谢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汗腺分泌增加,而血糖过高也会导致出汗量大。因此,如果长期大量出汗,要小心糖尿病作祟。
2.更年期综合征
当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潮热、汗出。更年期导致出汗比较好判断,可以从年龄、情绪、身体等各个方面来判断。
3.甲亢
甲亢,全称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以及体重减少的病症。除了出汗外,精神亢奋、敏感、焦虑也是甲亢的典型症状。
出汗异常需警惕!除上述情况外,还有三种出汗状况说明身体有异常,应该引起重视。
A盗汗:阴虚内热。有些人半夜醒来时常发现自己的枕头有点湿,或者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背部是湿的,这都发生在睡觉时,醒来后就不出汗了。中医认为盗汗多由阴虚内热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建议:可多吃些养阴的食物,比如百合、枸杞等。
B自汗:肺虚。通常人们出汗是因为天气热,或自己活动大,身体温度升高,因而为了降温而出汗。但有一种人出汗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经常头面、颈胸、四肢或全身出汗,白天汗津津,一活动的话出汗更多。这种人往往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建议:可以吃点固表止汗的中药,例如玉屏风散。同时要少吃寒凉的食物。
C黄汗:湿热。有些人出汗,衣衫上没有任何痕迹,但有一些人出汗,白色的汗衫或衬衣上留下黄色的印记。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黄汗”。
一般来说,流黄汗的人往往肝胆湿热,肝火比较旺,容易发脾气。因为肝火旺会引起肝功能减退或胆汁瘀积堵塞、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增高,当其随汗液排出体外时,便可出现黄汗。甚至有些人还有上腹部闷胀疼痛、乏力倦怠、厌油腻、眼睛巩膜发黄、皮肤瘙痒、小便色黄等症状,市民可以通过B超、肝功能等检查及早发现病变。建议:此类人要多吃点清肝火的食物,以清肝利胆、清热祛湿。
主动出汗排毒效果好通过适量的运动及其它方法而产生排汗,主动出汗是人体进行的自我调节,出汗后不仅让人感觉很舒服,还能起到以下6大作用。
1.排出毒素
运动出汗能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将体内堆积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
2.控制血压
运动出汗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3.促进消化
运动出汗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不足,促进消化,吃饭、睡觉都很香。
4.防骨质疏松
运动出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质疏松。
5.健脑、增强记忆
运动出汗对学生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记忆力、专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6.护肤美容
总不出汗的人,皮肤代谢缓慢,一些废弃物难以排出。主动出汗可以清洁毛孔,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
主动出汗4个妙招1.巧用生姜促汗出
坚持喝点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促进排汗。
2.静止一小时
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定时关掉空调,静静地坐一个小时,培养身体主动出汗的能力。
3.晒15分钟太阳
夏日阳光是人体主动出汗最佳的动力,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晒15分钟左右太阳,并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能使身体能量逐渐被激活。
4.运动前喝热水、热粥
运动前喝杯热水或热粥,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将开未开的状态,再锻炼一段时间,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汗出透了,一通百通。
推荐阅读1.五种食物让你的血压失控!!!不忌口吃再多降压药也是白花钱!
2.这个动作很简单,却是治百病的一剂良药!我们很多人都忘记了~~
3.这些食物最伤肾!排第一的居然是它!90%的人看完后惊呆了!!!
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zlff/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