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综述卒中后疲劳

疲劳是卒中后的一种常见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同时使患者精神缺乏,失去康复训练的积极主动性,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年,Ingles等首次对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fatigue,PSF)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其从卒中后心理情感后遗症中区分出来。此后,Rammohan等将疲劳定义为躯体或心理能量缺乏而影响自主活动的一种主观感受,即使通过适当的休息仍得不到缓解。随着对PSF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疲劳症状已成为影响患者躯体或心理康复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迫切需要提出PSF的明确定义。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常常忽略对PSF的危险因素干预以及无法区分疲劳症状,现就PSF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机制、诊断鉴别等做一综述。

1PSF的发生率

文献报道的PSF发生率从39%至72%不等,可能与研究对象、评价时间和评价标准不同有关。Maaijwee等对年轻卒中患者进行为期(9.8±8.4)年的随访显示,疲劳发生率为41%。对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疲劳发生率为51%-70%;Schepers等的研究显示,卒中发病后1年内,疲劳发生率由住院时的51%增至69.5%。Christensen等应用一般疲劳量表进行的评价显示,脑梗死患者的病理性疲劳发生率在不同时间点存在差异,10d时为59%,3个月时为44%,1年时为38%,2年时为40%,PSF水平在卒中发病3个月后开始下降并维持在相当稳定的范围;然而,王明红和艾清龙同时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SeverityScale,FSS-9)和14项疲劳量表(FatigueScale-14,FS-14)评定的腔隙性卒中患者疲劳发生率分别为33.01%和43.69%。这提示,采用的评估量表不同,疲劳的发生率也有所不同。

2PSF的危险因素和发生机制

2.1人口统计学因素

Lerdal等的研究显示,女性卒中患者的疲劳发生率较高且更为严重。不过,也有研究显示PSF无性别差异。Maaijwee等对年龄≤50岁的卒中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疲劳与年龄相关,年轻患者易发生疲劳且转归更差,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更需回归社会环境,有更多的责任去照顾家人以及对生活期待更多,所以疲劳给年轻人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相反,另一些研究则显示老年是PSF的危险因素,但该因素仅能解释30%的疲劳。另有研究显示,性生活、失业、偏头痛等与PSF相关。此外,研究还证实,PSF与教育程度、社会阶层、胃病、糖尿病、肾病等无关。

2.2卒中病灶部位

Tang等在一项脑梗死患者队列研究中发现,幕下、基底节、脑干等皮质下梗死与疲劳发生有关;而Maaijwee等对例卒中患者进行的研究并未发现不同病变脑区之间PSF发生率存在差异。因为后一项研究的样本量较大,所以研究者认为自己的数据和结果较为客观,其阴性结果对PSF的“病灶学说”带来了冲击。Winward等认为,不同卒中病灶患者的疲劳类型可能有所不同,皮质梗死患者的认知疲劳得分较高,而皮质下梗死患者的躯体疲劳得分较高,采用多维量表研究PSF可能更加客观和准确。

2.3卒中类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患者也经常出现疲劳,但相比较而言,脑梗死患者发生疲劳的比例更高,因为TIA没有神经系统责任病灶,提示PSF的起因可能在脑中枢病变。Mead等的研究显示,在校正情感、认知等混杂因素后,未发现不同卒中亚型与疲劳有关的证据。

2.4卒中前疲劳

Choi-Kwon等的研究显示,62%的PSF患者有卒中前疲劳,说明一些PSF是由卒中前疲劳发展而来。一项关于PSF与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变量的研究显示,30%的PSF患者存在卒中前疲劳,其中24%发展为重度疲劳,且多为女性患者。但是,这些发现仅限于脑梗死急性期,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卒中前疲劳与卒中慢性期PSF之间的联系。

2.5神经生理学机制

Chaudhuri和Behan认为,疲劳是难于启动或维持自愿活动的感觉,而自愿活动受机体内的生物系统调控,破坏该系统将会产生疲劳感,体内稳态失衡(如睡眠障碍)也会导致疲劳。同样,动机或边缘系统遭到破坏(如抑郁)时也可出现疲劳。控制自愿活动的区域是由感觉传入通路、认知处理系统和运动传出通路共同组成的执行系统,这些通路的驱动力兴奋系统及抑制系统各自受到独立调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有可能导致疲劳。Kuppuswamy等的研究显示,皮质和皮质下易化区输入信号的兴奋性降低或皮质髓质区输出信号的兴奋性降低将会导致较重的PSF。在皮质整体运动通路的传入信号或传出信号过程中,有些神经元的兴奋性部分依赖于自发突触活动。因此,卒中后神经元活动减少会减弱神经元兴奋性,进而产生疲劳的感觉。

3疲劳的诊断标准

尽管PSF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但DeGroot等根据癌症相关疲劳标准及早期一些学者对PSF的描述提出了PSF诊断标准,即在过去1个月内持续2周每天或几乎每天出现一些症状:明显的疲劳(定义为筋疲力尽或疲惫的感觉),伴随精力减少或需增加休息,且疲劳程度与体力活动水平不相称;再加上以下任意3条:(1)睡眠或休息后没有恢复或补充体力;(2)动机(保留)和效率(下降)平衡被破坏;(3)需要努力强化认知来克服不活动的状态;(4)由于感觉疲劳而导致难以完成或维持日常活动;(5)劳累后的疲惫持续数小时;(6)过度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
白癜风诊疗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yfhl/8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