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听见有人这样说:“气死我了,气得我肝疼!”虽然这是很多人在生气时顺嘴说的一句“调侃”,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七情绝对与内脏的健康有关,七情也是五脏的健康“晴雨表”。
五脏六腑与七情的关系
中医可以根据七情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治疗疾病,如传说中华佗巧看病的例子:有一位郡守患病,请华佗来治疗。华佗了解病情后,发现郡守是思虑过度引起的脾胃疾病.只要大怒一场病就会痊愈。于是就收了他的报酬却不给他治病.而且不久便偷偷地跑了.还留下一封信来骂郡守。那位郡守果然大怒,命令手下人把华佗捉来杀掉。郡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的真实用意,嘱咐派出的使者不要追拿华佗。都守因为没有抓到华佗.愤怒到了极点.吐黑血数升,结果病就痊愈了。
人体因外界环境而引起的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的生理活动产生,所以将七情称做五志,分属于五脏。七情损伤五脏而致病,是由于气机逆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过度的七情,作为精神致病因素,能直接损伤相应的五脏。
心主喜,喜则气散,不可过
心主喜,喜就是高兴。我们也看到很多老年人,是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等孩子都回来了,特别高兴,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件高兴事,但是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件好事。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为什么?因为女同志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所以,女同志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脾主思,“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脾主思就是说过度忧虑的人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比较差。比如说有很多司机,特别是开长途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那汽车司机座上一坐,那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你想想,他的血老往上走,而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体内的病就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什么胃溃疡、胃下垂之类的疾病。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的关系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肺主悲,过悲则伤肺肺主悲,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看林黛玉肯定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地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与肺有关。前些日子看过一位患有肺癌的老先生,给他看病,他说“我不知道怎么搞的,特别想哭。这因为您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这个情绪直接相关联。”肾主恐,恐则肾气散肾主恐,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说要被枪毙的人,大小便都失禁了。为什么一害怕的时候大小便都失禁了呢?因为肾是控制二便的。当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他的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肾的固摄功能一差,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医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戚相关的。如何调养七情?
不要骄傲当我们取得了成就时往往会自我膨胀,中医认为骄傲是过“喜”的表现,“喜则气缓”骄傲会使人沉浸在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里,失去进一步前进的动力。因此,“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切忌发怒发怒会引起气血逆乱,经络阻塞,脏腑失调,当人大怒的时候,怒气会上升,血髓气行,上冲于脑,特别容易导致脑血栓,脑出血等病症。因此,发怒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不利于精神调达。远离负面情绪正面情绪能够使一个失意的人得到温暖,负面情绪则会给一个原本乐观的人带来悲伤。负面情绪越多,阴云越厚,越容易出现过度悲伤而损伤脏腑的情况。接受生活的千变万化当我们出现思虑的情绪时,不如暂且放下,对待生活走一步看一步,接受生活变化万千的事实,让自己轻松一点。战胜心中的恐惧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令自己恐惧的人或事物,一旦在心中想起就会感到害怕,这是正常的。一般来说,恐惧的根源是不了解。因此,容易恐惧的人需要尽可能勇敢地面对让自己恐惧的事物,一旦这样做了,恐惧感就会减少很多。懂得释放如果已经出现了发怒,忧伤、思虑过度等负面情绪,千万不要积压在心中,否则情绪会慢慢地积攒,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我们可以通过跑步、大声吼叫等方式来释放我们的情绪压力,从而以一个好心情来面对生活,改善身体状况并提高生活品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yfhl/1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