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法:
用拇指与屈曲成弓状的食指中节桡侧着力或拇指和食、中指指面用力,将治疗部位的皮肤夹持,提起,并向前捻搓的一种手法,称为捏法。用拇指和食指着力称二指捏法,拇指和食、中指着力称三指捏法,拇指和余四指以全掌着力称五指捏法,又称为挪法。
操作要领:
1、用指面着力,避免用指端着力抠掐。
2、夹持的力量要松紧适宜,每次提捏的皮肤要适中,两指相对而不要拧转。
3、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性,用力要均匀而柔和。
临床应用
本法适用于四肢、肩背、颈项部和头部,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肌发表、解除疲劳的作用,临床常配合拿法、揉法等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四肢酸疼等病证。二指捏法在面部操作时可用于治疗面瘫,面肌痉挛后期肌肉萎缩、麻痹等,也可用于美容保健。挪法适用于肩、背、腰、腹等面积较大的部位,可以治疗肌肉劳损、风湿痹痛、腹胀痞满、饮食积滞、月经不调等,也可用于腹部减肥。
捏脊法:
本法是将手法与操作部位结合命名的,即用捏法在脊穴上操作而得名。因其适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证,因此又称为捏积法。
患儿俯卧,医者坐或站在其一侧,以双手用二指捏法或三指捏法手势,将尾骨尖端之皮肤捏起,沿脊穴自下而上双手交替边捏边向上行,至大椎穴止,此谓平捏法;也可自下而上每捏三下,即向上提拿一次,直至大椎穴,此谓捏三提一法或称提捏法。
操作要领
1、受术部位的皮肤充分暴露,可用滑石粉等介质以保护皮肤。
2、夹持力量要松紧适宜,不要捏的太紧,以免引起疼痛。
3、捏的路线要直,紧捏慢移。
4、一般对小儿患者治疗时,每次捏5遍,其中3遍平捏,2遍提捏;对成人治疗时,每次捏7遍,其中4遍为平捏,3遍提捏。
临床应用
本法具有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滞、疳证、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病证;用于小儿保健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对成人的消化系统疾患、月经不调、痛经以及神经衰弱、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各种慢性病证均有良好的疗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rcys/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