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每当我吟诵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鸟鸣涧》时,仿佛再一次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娴静空灵,清幽绝俗,仔细聆听大自然的花落、鸟鸣、溪流、月夜的天籁之声,令人如痴如醉,心神向往。好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古老的中华民族敬重天地,视天地为父母。《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天地人和谐相处,演化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而追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以不夸张地说,是中医中药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璀璨的民族。
中药之名,古称本草,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这部书籍中。《神农本草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药物学著作。书中记载了每一味药物的药性及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是我们祖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
多年前,古人就开始使用“复方”。复方是将多味中药饮片,通过组合,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发挥多味中药饮片的最大功效,以达到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犹如战场上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故有人形象地将医生开具处方比作将帅在战场上指挥打仗。中药复方是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进行配制,发挥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的相互作用。君药的作用是针对病因的主证,又称为主药;臣药的作用是辅助君药,针对病因和主证,又称为辅药;佐使药是治疗兼证,抑制不良反应,协助主辅药物发挥作用,具有引经、调和、矫味等功效。中药是中医学的半壁天地,缺药不成医,无医不为药,医药不分离,尤其是临诊实效,必须依靠药物的作用才能实现。所以,历代名医都对《神农本草经》十分重视,无数医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皓首穷经,苦心孤诣,倾其所有,毕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很多值得后人讴歌的中医药学著作。
《伤寒论杂病论》是东汉末期张仲景所著,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年。张仲景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医学大家,后人尊之为医中之圣。张仲景所创制的中药复方,被后人尊称为经方。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用中药复方典籍,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伤寒论杂病论》所记载的首中药复方被历代医家推崇,临床一直沿用至今。
桂枝汤为该书记载的第一方,以桂枝汤为主加减变化的方剂共有二十九首。清代名医柯琴称此方为张仲景中药复方中“群方之冠”。清代著名医家徐忠可云:“桂枝外证得之为解肌,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指出此复方外感病可以解表,对内伤杂病具有化气调和营卫的作用,是临床上用途较为广泛的中药复方。《伤寒论杂病论》对桂枝汤的描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口父,fu)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出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该文详细记载了中医将临床诊断、中药处方、药事执行、护理方案的实施于一体的医护患互动的中医特色的医疗行为。
本案例报道反映了临床治疗的全过程,记录之全面、准确、认真,堪为临床病历报道之经典,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传承至今。太阳病证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症状。中医辨证:外证为太阳病(中风表虚证);内证为:脾胃不和证、营卫不调证、气血不和证。外证治疗: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内证治疗:调和营卫、调和脾胃、扶助正气。中药复方汤剂处方名为桂枝汤。处方书写强调脚注。如桂枝去皮、甘草炙、生姜切、大枣擘,这些方法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溶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传统中药饮片配制和煎制:对中药饮片煎煮前的准备过程,如(口父,fu)咀是指用嘴咀嚼成小碎块,如同中药现代炮制中切碎的过程。古人以咀嚼的方式将桂枝、芍药、甘草处理成为碎片,同时配以姜枣,说明桂枝汤口感适宜,味道纯正,甘甜如饴,为患者容易接受。中药煎制过程的温度,以微火慢煎为主。煎煮时间以药物浓度进行判断,加水ml,煮取汤液ml。张仲景对中药汤剂的煎煮,没有煎煮前浸泡、武火改文火、煎煮时间、二次加水再煎之说。传统中药复方汤剂煎煮与目前临床中药汤剂煎煮方法有所不同。
护理方案的执行,关系着医疗质量的提高。对于患者饮食、生活行为、服药方法、服药次数、服药后的疗效观察、出汗的程度、饮食的禁忌均有明确记载。调适汤液的温度,嘱患者口服ml后,饮热粥ml,以助药力。加盖衣被,以助发汗,以服药1小时左右全身微微汗出为最佳,不可大汗淋漓。如果患者口服第一次汤剂后汗出痊愈,即停止服药,不必全部服尽。如果不能达到遍身微微汗出,再按照前法服用。如还不能有效发汗时,可缩短服药时间,半天三次口服。或病重一日一夜不间断服药。服完1剂汤药后,如果仍不出汗,可以连服2-3剂。还指出服药后饮热粥、加盖衣被、卧床休息,根据发汗情况和全身的症状来确定服药的频率、剂数。文中强调全身微微汗出,不可大汗淋漓,过度发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饮食禁忌:忌食生冷食物、粘滑食物、肉和面食、辛味食物、酒和奶酪、怪异气味等不良食物。指出上述食物影响药物疗效发挥,服药期间不可食用。对于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指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张仲景用医案的方式记载汤药配制、服汤药后的护理、患者的病情变化、饮食禁忌、生活行为指导,充分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rcys/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