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这样一个事情:有位老奶奶带着孙子去看中医,说孩子总是夜里出汗,是不是缺钙?问医生该怎么办。医生瞧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孩子:孩子时不时剧烈抽搐一下,尤其是嘴和脖子,会猛地向一侧扭动,初看甚至有些吓人。医生跟孩子奶奶说,孩子不是简单的缺钙和盗汗问题,他看过太多这样的孩子,都是因为孩子心伤了,情绪出现问题,反应在身体上了!
医生问奶奶,孩子父母关系是不是不太好?平时是不是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会要求孩子考多少分,排名在第几名?奶奶和儿媳妇的关系是不是也比较紧张?
听后,奶奶不说话了,旁边随着他们一起来的一位女士叫了起来:“哎呀,你这比算命的还神了,他们就这样!”
医生解释说,孩子长期生活在多重冲突的家庭环境里,情绪受到严重影响,伤了心了。从中医角度上来说,孩子气血紊乱了,亏虚了,所以才生了这么大的病。
情绪的好坏会左右身体的各项机能
对于中医气血异常的说法,可能很多人觉得太空没有说服力。不过,情绪不好会影响身体机能这个观点,在科学上是有研究论据的。来自芬兰的科学家根据人们在经历某些情绪时的反应,绘制了人体的“情绪地图”。用红色来表示身体的某些区域被激活,这时,人的各个感觉会变得更加灵敏;而蓝色则代表被抑制,感觉会变得迟钝。
图片来源于果壳网
研究人员发现,在经历愤怒、快乐和悲伤时,人体的上臂感觉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或抑制。比如人在愤怒时,会用手去捶打墙壁;在绝望时,整个人呆若木鸡,背在身上的包包掉了都察觉不到。而厌恶则明显会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容易出现呕吐、拉肚子、没食欲等表现。而人们似乎只有在经历开心时,全身的所有区域都能得到激活,这时身体的各个感官会更加灵敏,更容易使人专注于一件事。
孩子患荨麻疹、肠胃不好,都跟情绪有关
妈妈要出一趟远门,行李都收拾好了。似乎鉴于之前的经验,妈妈不打算告诉孩子,趁着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妈妈跟奶奶小声交代了一番就偷偷溜走了。孩子玩累了,喊妈妈,发现没有回应,着急地在屋里转圈找妈妈,找了几圈没找到,于是开始大哭。当天晚上,孩子就得了荨麻疹。从中医的角度看,悲伤肺,而肺主皮毛。很多时候孩子心里的焦虑说不出来,就会有一些身体上的反应,比如患上湿疹、荨麻疹等。这也被称为心因性疾病,通俗些说,就是心病。还有一些孩子情绪一不好,肠胃就出现问题,不爱吃饭,食欲下降,经常呕吐、拉肚子等。中医所说“思虑伤脾”,就是因为平时我们由于情志不畅,如忧思、恼怒,往往会影响食欲而导致厌食。在西医研究上,有医生采用纤维胃镜、X光、脑电图及生化对胃病的病理机制进行研究,发现胃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或抑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有专家做过一个实验,把猴子吊起来,并不时用电刺激,使猴子一直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不久猴子便得了胃溃疡。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天天有冲突的家庭中,孩子会感受到过多的压力,他会焦虑、紧张,甚至情绪低迷,这种状态会抑制全身的神经活动。神经活动一旦减弱,孩子的肠胃蠕动就减少,胃口就不好,吃不下东西,那么营养摄入就不足,会缺各种营养物质,生长、发育就容易出问题,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因为脾胃没法吸收食物营养物质了,孩子抵抗力就不足,就容易生病。
孩子比同龄人矮20厘米,也是心情不好导致
情绪不好会让孩子得皮肤病,影响孩子肠胃的正常运作。同时,孩子情绪不好还会影响长个儿。
爸爸身高1米8,妈妈身高1米7,按说这么好的基因条件,生出来的孩子个子应该是高高的,而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们11岁的儿子军军身高只有1.25米,比标准身高矮了约20厘米。儿科医生对其检查后发现,军军的身高问题并不是由于疾病、营养不良所导致,而是由于心思重、睡眠不好所导致,简而言之,军军个子长不高是由心情不好所导致。原来,军军的父母经常吵架,军军不知道该怎么办,心里一直很不开心。
人之所以能够长高,是由于脑垂体所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生长。脑垂体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控制着情绪的稳定、平和,而且还从各个方面保护着人的身体,使其免受外来侵害。美国心理学家汉斯?塞雷博士把外来侵害对身体的刺激统称为紧张性刺激,不愉快的情绪造成的心理上的刺激是最严重的紧张性刺激,会在一定情况下抑制脑垂体分泌激素。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长在缺乏温暖的家庭中,得不到父母充分的爱,那么他的身高通常会比同龄儿童矮小,国外称这类矮小者为“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也有的资料称之为“精神剥夺性矮小”。因为情感剥夺和爱心缺失,孩子很容易出现身体矮小和生长速度急剧变慢。
可见,心情不好会影响孩子长个儿并不是危言耸听。长期神经紧张和心理压抑,会抑制儿童的生长激素的产生,从而造成生长缓慢、体型矮小。
孩子自卑、缺乏安全感、行为极端,多是情绪作怪
孩子2岁后,会经历更多复杂情绪。此时若父母能够积极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rcys/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