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切忌盲目焦虑。家长的焦虑一定会传给给孩子,很多时候家长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考学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在迎考冲刺阶段,家长心态要平静、平和,千万不要盲目焦虑,焦虑会乱了方寸,焦虑会影响家庭氛围。
2.切忌盲目补课外培。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甚至“全日制”外培。综合很多案例,完全靠补课把成绩提上来的几乎没有。很多越补越差,因为外面培训机构对中考节奏、考试方向的把握,跟学校相比是远远不能比的。培训机构尽管有个性化,但中考不仅仅考知识点,还考知识体系和能力,培训机构在这方面是做不到的。盲目的补课既加重了学习负担,也加重了心理负担。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科目、章节和知识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请人辅导梳理,但是大量的、盲目的外培,甚至是“全日制”外培,是绝对不可取的。
3.跟着学校走。迎战中考方面,老师是行家,学校是专家,自己搞一套会乱了方寸,花钱不说,效果越搞越差,得不偿失。而学校有自己的复习体系,第一、二、三轮复习,月考、知识补差等等。所以,要相信学校,坚定地跟着学校走。
4.有效陪伴。重在“有效”二字。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里能够静下来,有个和谐的氛围。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能感觉有坚实力量可以依靠,感觉有温暖,感觉父母能理解自己。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家长一味急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孩子做作业时,父母在玩手机或看电视,感觉是有差别的,父母不妨也看书学习,让孩子感到心静、心安。
5.节奏对了,效率就高。节奏很重要,作为家长,跟着学校走;作为学生,跟着老师走,松紧适宜。不能一味紧,弓拉得太满会出问题,无论中考或高考,一味拼时间,效果出不来。该紧的时候紧,该放松的时候适当放松调剂一下,节奏对了,能够合拍,效率自然会高。
6.状态好了,分数自来。如果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和孩子有情绪,孩子找不到感觉,状态不好,成绩是出不来的。家庭氛围好,沟通顺畅,孩子状态好了,成绩自然会提高。
三、给初三学生的几点建议:
1.跟着老师走。有些学生自己有一套,学有余力,走得快的可以有适当的发挥;有的同学基础薄弱,要先跟上来再说,有些课落下的在课后再补上。不管走得快或慢,先要保证跟着老师走,这一点至关重要。
2.学习计划要清晰。计划不宜太多、太复杂,一定要清晰。今天要做什么,这周要完成哪些任务,这个月的重点是什么,都要清楚。头脑清醒,做事有条理,复习才有效率。如果只是被动跟着,走到哪算哪,效率肯定会打折扣。制定计划时可以找科任老师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简洁清晰的计划,对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
3.少就是多,慢就是快,学会取舍。中考复习不是做题越多越好,不是花的时间越多越好,要头脑清醒,把重要内容牢牢抓住,落实。有时节奏稍微慢一点,有些内容适当多花点时间,有的内容可以快过,要有重点,有快慢,不要贪多,不要简单求快。如果复习被大量的题目或题型困扰,自己跳不出来,感觉晕晕乎乎的,这就会很麻烦。
4.落实为王。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一个知识点搞透彻,辐射到其他的知识点,会以点带面,一通百通。很多同学善于总结提炼,会发现,很多题目大同小异。重要的知识点不在于多,而在于落实,将其搞通透。这时多花时间是值得的。
5.好题、错题本。把在练习、复习和考试过程中,出现的有启发性的好的题目上,有价值的错题,记录下来。一周后,再对好题、错题回顾一下,月考前再复习一下,中考前再看看好题错题本,比做几套试卷,效果还好。
6.晚上睡觉前“放电影”。睡前,将今天所学的内容回忆一遍。坚持的时间久了,知识点串联成体系,就能找到规律和方法。
7.坚持运动和交流。体育运动对复习是很好的调节。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但不要搞剧烈的运动。
8.适度紧张,心态平和。临近考试,很多同学会焦虑。比如月考没考好,不要过于焦虑,不计入中考成绩,还可以调整。心态平和、善于沟通、善于调整的同学能笑到最后。
四、节奏、信心、状态
节奏比外培更重要。建议以月考为阶段的节奏点,每次月考后要总结和调整,前提是紧跟学校和老师的节奏。太多的外培会打乱节奏。节奏找好了,实力发挥出来,中考才会涨分数。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不抛弃、不放弃,对自己要有信心,对老师有信心,努力就会有奇迹。
状态比什么都重要。在中考前要将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考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rcys/1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