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太长不看
之前没想到很多小朋友的家长会很喜欢cubi。虽然在育儿方面我们不如很多老师专业,但是还是学习了很多实验和论文,又请教了很多老师和心理学专家,希望尽可能的辅助好大家。这期开始我们开始分享针对5-12岁孩子的时间管理方法论:《儿童时间观念与习惯培养工具箱》。和成年人的用法不同,当cubi用在儿童时间管理上时,我们“克制”的退回到感知时间和习惯培养上来。本篇依旧是开始正式分享前的闲聊。就聊聊为什么我们采取克制的态度,以及未来连续几天分享的结构。全文字,阅读需要20分钟。文章依旧比较长,可以跳读红色部分。Hi你好啊,首先要对家长朋友们说声抱歉,我们之前没有充分照顾到你们的要求,但是这篇开始,我们改了。最初的1.0版本cubi软件都是设计给专业时间管理用户来用的,需要你对时间管理有深入的理解。但是我们马上发现,cubi非常受家长朋友的喜欢,会买来给5岁到小学毕业的小朋友用。而且极多家长会非常积极的给我们提功能建议,分享专业的育儿经验,其中有些还是老师和心理咨询师。这让我们受宠若惊,也感到很自责。于是最近几个版本,我们赶紧保持硬件不变,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家长和儿童的功能升级。比如倒计时功能提醒小朋友专注学习而且还要间隔休息,保护眼睛和身体健康。倒计时可以变成简单的16个电子沙漏,帮助家长节省买很多沙漏的钱。日程表可以替代家长手绘的日程表,帮助小朋友快速养成习惯,而且还能自动跳转到对应的目标/任务,直接开始倒计时等等。而且我们也在修正另一个错误。上一个系列《三错堂成长工具箱》是主要针对专业的,有自我改变意愿的成年人朋友的。有家长跟我们反馈,这些内容适合自己读,但是对于5-12岁小朋友用户来说,缺少实际的操作性指导。这确实是我们在育儿上不专业导致的,也必须承认。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周围小圈子导致的。采用的大多是高普尼克的《园丁与木匠》里的思想来教育。也就是我们认为孩子最终会变成我们的样子,我们只要自己足够精进,给孩子做好安全的容器,然后鼓励他们探索世界就好了。也就是对自己比较狠,但是对孩子比较佛系(这不一定是对的,后面我们会有专门的讨论)。关于《园丁与木匠》高普尼克被誉为“最懂孩子的顶级心理学家”,这本《园丁与木匠》的思想也在我们小圈子比较普遍。另一方面,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到小学四年级,而德国美国的较大规模实验证明小学四年级是验证很多教育理论对错的分水岭。国内也有很多教育大V的孩子到了四年级就“泯然众人矣”的结果。所以我们并不确定自己坚持的教育理论是正确的。这两方面原因背后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实验我们后面也会展开讲,给大家当做参考。但是现在作为cubi的设计者,既然更多的家长有这个需求,我们理应提供辅助。具体的改正方法就是这个新的分享系列。我们又总结了几十个针对孩子的心理学研究实验,找到了几本不错的书,请教了很多位老师和心理学老师,形成了这次分享的《三错堂儿童时间观念与习惯培养工具箱》。也希望家长朋友们像成年朋友一样,有什么需要就在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rcys/1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