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儿3~4天才大便一次,大便硬结,排便困难,有时还引致肛裂出血,这种情况称为小儿便秘。儿童便秘常常被家长们认为是“小毛病”而不予重视,其实,便秘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它会导致小孩胃肠功能紊乱,并能影响小孩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科学家研究证实,长期便秘的儿童,容易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应激能力差等症状的产生。专家分析指出,大肠中的细菌能将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吲哚、硫化氢、组胺等对人体有害的酸性产生。长期便秘,产生较多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而积累下来,被肠壁吸收后,如果超过肝脏解毒能力,有些毒物可透过人体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影响儿童神经发育,使语言、记忆、思维等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智力。由于便秘,粪便中有害气体及毒素不能随粪便及时排出,而被自身吸收,故可引起小孩胃肠功能紊乱及多种全身症状,如食欲下降、腹胀、腹痛、头痛、头晕、情绪不稳定等。小儿便秘原因多
造成小儿便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食物不足,经过消化后余渣少,因而大便形成也少,不能刺激直肠壁引起便意。二是食物中的纤维素较少,或者食物中蛋白质较多而饮水又较少,大便干燥不易排出。三是由于肠道功能不正常,小儿缺乏排便训练,不能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不能按时大便而形成便秘。有时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也会影响肠道的功能而引起便秘。四是由于直肠或直肠神经有缺陷,前者如巨结肠、肛门裂、肛门狭窄等,后者如直肠神经紊乱,致使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减弱,肛门括约肌不舒张而是收缩,以致引起排便困难。五是由于经常服用泻药,使肠粘膜的应激性减弱,虽然受到足够的刺激也不能适时地引起排便反射。
对症处理分年龄
新生儿便秘:新生儿出生后若24小时内仍未排出胎粪,有可能为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消化道闭锁或狭窄、先天性巨大结肠病以及肠神经功能异常等,必须请医生检查。
乳儿便秘:母乳喂养儿如果发生便秘,应先区别是母乳不足还是乳儿腹压过低。如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排便一直正常,2~3个月后母乳仍充足,体重也在增加,但是忽然出现排便困难,多属肥胖儿排便无力所致。此时,可用手轻轻磨擦乳儿腹部并以手指按揉肛门周围,粪便即可排出。如用上述方法仍不排便,则用棉棒蘸橄榄油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稍加转动即可疏通,没有橄榄油可用其他食用植物油代替。
如因母乳不足引起便秘,则应采取混合喂养,使孩子吃饱即可排便正常。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易引起便秘。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时,可在牛奶中添加8%的白糖,因为白糖可使肠道发酵细菌增多,从而增加大便酸性,大便变软容易排出。另外还可多喂一点果汁和蔬菜汁。10个月以后婴儿可添加辅食,如蔬菜泥、水果泥、菜末或粥类、红薯泥等。
断乳儿便秘:断乳后由于部分孩子不习惯喝牛乳,摄食量减少,或只注意蛋白质供给而使其他食物摄入过少引起便秘。治疗断乳儿便秘可让孩子改饮酸牛乳;注意在食物中增加蔬菜和蔬菜泥,也可加些琼脂果冻或薯类;让孩子多活动。
幼儿便秘:幼儿便秘首先要调理饮食,改进烹调方法,引起幼儿食欲的兴趣,每餐要吃饱,同时应限制食用牛乳数量,每天不超过毫升。偏食是幼儿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在饮食中适当添加蔬菜。
此外,要让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岁左右的小儿即可训练坐痰盂大便,可每天定时让孩子坐痰盂一次,一开始拉不出大便也没关系,每次可多坐一会儿。对于比较顽固的小孩子便秘,可用药物协助调整排便功能,养成排便习惯后停药。例如,每天早上先给孩子肛门注入开塞露,再让孩子坐痰盂,连续几天就会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食疗无效的小儿便秘患者可采用按摩疗法,先让小儿仰卧床上,按摩者左手四指并拢,按在小儿脐中,顺时针方向作环形按摩,不轻不重,均匀地按摩次,每日早晚各1次,可使小儿大便畅通,并能促进食欲。
下面介绍一个妈妈推荐的食疗便秘秘方
材料:红萝卜仔1杯,蜜糖1汤匙,牛油1茶匙。
制作方法:
1.红萝卜仔洗净切短或切片(大只红萝卜去皮洗净切片或切条形)。
2.把适量的水煲滚,放下红萝卜煲15分钟至粘,捞起沥干水,加入蜜糖及牛油拌匀即可进食。
适用人群:对便秘的幼儿吃了有缓解作用。胡萝卜含有植物纤维,吸水性强,在肠道中体积容易膨胀,是肠道中的“充盈物质”,可加强肠道的蠕动,从而利膈宽肠。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有助于细胞增殖与生长,是机体生长的要素,对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适合3-6岁的小朋友食用。
下面介绍一个妈妈推荐的专治儿童便秘的消食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rcys/1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