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骄阳似火,夜里闷热难当,很多人又迷恋上了空调,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与空调为伴。不过,空调吹多了,“冻”出了空调病,轻则头痛、头晕、打喷嚏、流鼻涕,重则发烧、腹泻。那么,如何防治时下“流行”的空调病呢?
一、空调病是身体机能衰退的表现现代化的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种新的“疾病”。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以及一些皮肤过敏的症状,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等。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征”或“空调病”。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旅游事业的大发展,许多宾馆、商店、办公室乃至寻常百姓家,都安装了空调机,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清凉,同时也带来了让人困扰的空调病。有人说自己有“空调病”,其实是误解了这个“病”。“空调病”,并不是指自己对空调吃不消,会让身体产生病状反应,而是指过长时间吹空调造成的身体机能衰退。
从中医理论讲,一年四季,春生夏长。夏日炎炎,不但有利于作物生长,也是春夏养阳,补充阳气,机体祛邪外出的大好时节。夏季阳光充足,阳热之气充沛,促使皮肤腠理开泄,汗出蒸蒸,有利于去除体内积聚的寒邪,疏通气血经络。适度地、轻快地感受炎热,肌肤汗出,是身体健康、机能健旺的表现。不可人为地造成夏季寒冷、遏制机体阳气蒸腾,适得其反,违背人体生长规律。
二、产生空调病的三大原因
过冷的刺激,使人体皮肤温度出现差别,即四肢的温度低于躯干的温度,手足降温,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对此无能为力;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使关节受损受冷导致关节痛;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大,人经常进出会感受到忽冷忽热,这会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平衡失调就会引起头痛,易患感冒。“冷”感觉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出现诸多相应症状。在女性,寒冷刺激可影响卵巢功能,排卵发生障碍,表现为月经失调。
2.在空调超净房间里,负离子几乎等于零。空气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空气分子,可使人精神振奋,提高人体机能,被人们称之为空气“维生素”,若缺乏负离子可使人感到空气“不新鲜”,感到胸闷、心慌、头晕、无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据测定,普通居室内每立方厘米负离子数为五十个,而使用空调装置后可减少至十个以下。
3.从温度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进入有空调设备的室内,温差较大且温度骤变,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就会出现空调病的症状。表现为易怒、紧张、失眠等。此外,由于空调房间通常是封闭的,虽然空调系统能将空气中大部分灰尘和细菌过滤掉,但空气中残留的细菌仍然会造成污染。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单调不变的空调环境中,人体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也会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防治空调病
空调病是从中医的角度看来是病在肺卫皮毛的表证,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外邪内传,病情加重。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务必在表证(初期)阶段加以治疗,及时康复。一般治疗原则是辛散解表,使邪气从表而散。还可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合的药膳治疗。
风热表证型
患者表现为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咽喉痒、痛、红、干,欲饮水,咳嗽痰黄,舌苔薄白,脉浮数,宜选择辛凉发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
风寒表证型
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痛,鼻塞不通,音哑,喷嚏,流清涕,有少量清稀痰,苔薄白,脉浮紧。宜选用辛温发散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
暑湿外感型
表现为身热不畅,微恶寒,汗出而热不解,头痛头重,身重困倦,胸闷呕恶,食欲不振,口淡而黏,小便赤短,苔黄腻,脉濡。宜选择清热解表、祛暑利湿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及药膳。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rcys/1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