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不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它们在人体中含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人的智力、情绪等,是人类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PART
01缺铁
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
PART
02缺锌
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现代已有研究,锌是人体海马回的重要微量元素,海马回位于人脑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长期记忆,与记忆和智力有关。年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曾谈及人乳与牛乳的不同营养效果,人乳中的锌系与小分子量配体如氨基酸结合,它有利于锌的吸收;牛乳中锌含量虽较人乳高,但大部分与高分子蛋白质配体结合而不易吸收。有研究指出儿童缺锌会形成这样一个疾病发展:缺锌一厌食→蛋白质摄入不足→赖氨酸缺乏→大脑发育受损→海马回缺锌→记忆力智力下降→情绪失控→心理素质差。
PART
03缺钙
钙是儿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快速成长中的婴幼儿长期摄食钙过低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日晒少,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钙(Ca)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之一,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都要依靠它的存在。
钙是脑神经元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能保证脑力旺盛、头脑冷静并提高人的判断力,影响人的情绪。充足的钙能抑制脑神经的异常兴奋,使人保持镇静。缺钙可影响神经传导,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失调,人就会变得敏感、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以集中。
虽说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导致一些疾病,但有些的微量元素超标却带来更多的伤害,比如铅,汞,镉、铬等。现代临床发现多数小儿常见铅元素高。铅及其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进入机体后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危害,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贫血、免疫力低下等。
小孩铅高则出现发育迟缓、食欲不振、行走不便,或常伴有多动、听觉障碍、注意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现象。铅元素主要汽车尾气、劣质的玩具家具油漆和墙漆、二手烟、电池、皮蛋、打印机油墨等,连家家户户常吃的骨头汤内铅也高。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元素都来源于食物,由于各种食物所含的元素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做到粗、细粮结合和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避免有害微量元素的接触,才能更好的避免或减少微量元素的异常给人体带来的伤害。
往期精彩回顾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jczd/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