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的表现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调查结果表明: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76%伴有轻度感统失调;24%有严重的感统失调。在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60.4%有轻度感统失调,22.6%的人伴有重度感统失调;中学成绩后10名的学生中,76%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逃学、痴迷网络的学生中有63%感统失调。

什么是感统失调?

所谓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这也就象是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在它的指挥下,各种信息有条不紊地在大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事故"不断。

当人体由于先天不足或受到外界的不良干扰时,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就会出现问题,即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这时人体就会表现为感觉统合失调。

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人的各种感觉系统,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必须被统合起来才能使人完整地认识外界。但近年来,大城市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它几乎成了“城市儿童的专利”。这是为什么呢?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感统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等方面,其具体表现如下: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爱挑剔、语言发展迟缓等。

◆视觉感不良: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顺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常把数或字写颠倒。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把别人的话当“耳旁风”,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个人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爱打架,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本体感失调: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缺乏自信、脾气暴躁、粗心大意、挫折感很多。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

◆动作协调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精细动作。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性

感统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差、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儿童天生都是天才,感统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协调出现障碍,许多优秀的方面却表现不出来,影响孩子的一生。有的孩子小时候非常聪明,长大了却很一般,就是这个道理。

感统失调的孩子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上课走神,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吃力。

感统失调的孩子到了青年期变化明显,有的智商很高,学习成绩很好,但走上社会却无法适应,很多方面发挥不出来,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出现困难,甚至终生受限、埋没于社会。

感统失调的原因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造成:

A、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1)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2)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3)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B、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2)父母太忙碌,辅导少,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就直接学走路,产生前庭平衡失调;

(4)父母或保姆不让孩子玩土,玩沙怕弄脏,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5)过早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6)父母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感。

(7)孩子看电视过多也会导致感觉统合失调,因为在看电视时,孩子往往只利用听觉信息来解决问题,视知觉方面得不到开发和利用。

(8)很少在大自然中玩。过去的孩子经常在野外奔跑,感觉自然得到开发,根本不需要特别的训练,而现在这种机会大大减少了。

游戏治疗感统失调,让孩子感觉更好

如果孩子患了感觉统合失调,一般3岁左右就会有所表现。经常细心观察孩子,是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对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正,最有效的时机是小学三年级以前,而且年龄越小越有效。

与其他疾病的治疗过程不一样,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常常通过游戏来完成,就算是在家里也一样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感觉统合训练一般都要坚持2~3个月的时间,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玩这些游戏,它们同样会对他的成长发育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更希望感觉统合训练成为一种观念,渗透到每个孩子的生活中。所以,和孩子一起来玩玩这些快乐的“治疗游戏”吧!

1、前庭功能失调

主要症状: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虽然已经看到了桌椅、门墙等“障碍物”,却仍然会撞到。

推荐游戏疗法:用一块大毛巾把孩子包在里面,由你和你的伴侣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拉动毛巾,使孩子随着毛巾摆动。同时可以让孩子拿着小球,一边摆动一边向固定目标投球。

2、触觉过分敏感

主要症状:

偏食、挑食,不爱吃菜,喜欢吃手或咬指甲,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胆小、怕黑。特别粘人或容易紧张、退缩,不敢表现自己。对小伤小痛特别敏感,不合群或不会和别人玩,爱招惹别人。

推荐游戏疗法:麻布刷身游戏

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足部。一边刷,你可以一边讲故事或唱歌给孩子听,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避免让孩子紧张。如果没有麻布,你也可以用毛巾、海绵、软刷子等代替。

推荐游戏疗法:毛巾卷游戏

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然后轻轻滚动或下压毛巾卷,或者用双手轻轻抱紧孩子,强化他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

推荐游戏疗法:垫上游戏

让孩子躺在地毯上,双手抱头,然后向左右两个方向滚动,还可以练习前滚翻和后滚翻,这对发展孩子的触觉、动作平衡、协调性都很有帮助。

3、本体感失调

主要症状:

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极退缩,不敢表现自己。

推荐游戏疗法:花式拍球游戏

给孩子一个皮球,让他练习各种拍球方法。比如,对3岁左右的孩子,你可以训练他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拍球,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让他用左右手交替拍球。此外,当孩子再大一点,也可以从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训练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球类游戏能增强孩子小肌肉、大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反应速度,训练他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推荐游戏疗法:“主人翁”游戏

每隔一段时间,你可以教孩子做一样家务,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让孩子的眼、手、脚、脑等各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让孩子长期承担一项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取报纸、摘菜或者给花浇水等等,这不仅是锻炼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游戏外,玩滑梯、跳绳、踢毽子、游泳、跳房子、滚铁环和捉迷藏等游戏,都对孩子感觉统合发育非常有益。你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参考上面的方法,自行制定一套训练计划。

温馨提示:感觉统合问题的改善,是要靠时间和耐心的。效果和程度因人而异,跟孩子的年龄、配合程度、感统失调的程度有直接关系。一般的训练在一个周期内就能见效,而要在3个月以后才会有明显的效果。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需6个月才能见效,训练时间通常为2—4年。当所有的训练有明显效果后,还需要一个巩固的阶段。

如何预防儿童感统失调

由于在中国内地人们对感觉统合知识的认知度不到20%,所以对婴幼儿的感统训练重视严重不足。几乎95%以上的家长是当孩子在四五岁时出现症状后,在医生那里知道的什么是感统失调。然而孩子在0-3岁最佳的感觉统合开发期已经过去。因为,人的感觉统合在婴幼儿时期已经打下了几乎80%的基础。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对感觉统合概念的认知度高达95%以上,针对于婴幼儿的感统训练普及率也高达90%以上。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父母的忙碌和劳累,或由家中老人看护孩子。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在0-3岁时期的感统训练,实际上,很多亲子互动游戏都是感觉统合训练的范畴,比如举高高,抡圈圈,让孩子多爬行,在四五个月孩子出现本能的跳动的时候协助他(她)跳动,摇抱,左右加速移动等等。

在家中可进行的活动,多和孩子亲近,一起玩,一起遊戏,不但增近亲子关系,还可帮助孩子有均衡的发展,减少问题的发生。

A、室内活动:

1.利用摇篮,或抱着婴儿,轻轻摇晃。

2.经常让婴儿有趴着、抬起头的机会。

3.多抱抱孩子、爱抚他的身体四肢。

4.利用换尿布的时候,帮他手脚做作屈伸的运动。

5.揹他,练习平衡。

6.给予爬行、钻洞等探索的机会,锻炼腰和手的力量。

7.和他玩挠痒的遊戏。

8.洗澡后用毛巾擦干时多摩擦身体一会。

9.用大毛巾或床单把他包在裡面,爸妈各拉一头,再左右轻摇动。

10.陪他玩积木。

B、户外活动:

1.玩水、玩沙。

2.在草地、或较柔软的PU跑道上跑、跳、滚、翻筋斗、玩球。

3.荡秋千、翘翘板、旋转地球、攀爬架、平衡木、滑梯、球池等。

4.骑三轮脚踏车。

5.多爬楼梯,少乘电梯。

康复咨询

-

-

18912271

(康复辅具健康教育)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
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jbzz/6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