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我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养生的方法数不胜数,各种高科技,如量子治疗、人工智能、核磁共振等,疾病应该越来越好对付,但为什么疾病越来越多?为什么病人越来越多?
很多人,有钱有背景,完全可以吃世界上最贵的药,请世界上最好的医生,住世界上最贵的病床,但为什么还是治不好自己的病?
有时候想想,我们熬着最深的夜,扛着最重的压力,面对最复杂的环境,却不知道哪一天重病的厄运就会降临,让我们束手无策,真是悲哀啊!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们可以上天入地,可以上月球,但我们却手无寸铁,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只能坐以待毙。难道现代文明是一种变相的桎梏?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种疾病已经不是简单的身体机能问题,而是心理状态、社会运转等其他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已经深入人心。
一、我们先来举个例子。
人为什么会得胃溃疡?是因为胃的那个部位没有新鲜血液,因为新鲜血液是最好的修复工具,含有抗体、吞噬细胞、营养物质等。
为什么没有鲜血流进胃里?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抱怨,肝脏就会慢慢积聚浊气,大家都知道,肝胆相通,肝脏的浊气会传到胆囊,再进一步传到胃。
所以胃里的浊气越来越多,阻碍了正常的血液流动,使新鲜的血液不能快速顺畅地流动,所以就会被细菌和病毒感染。
因此,很多身体上的疾病往往是精神上的疾病。
我们先来看看西方的科学成果。年,中国引进了一本来自美国的畅销书,叫《病由心生》。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内科医生,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总结出一个规律,说人类的疾病有近80%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只有20%左右是由细菌感染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还进行了一项实验。
将猴子悬吊起来,不定期给予电刺激,使其持续处于焦虑状态,不久便出现胃溃疡。用纤维胃镜、X线、脑电图和生化等方法研究胃病的病理机制,发现胃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再看我们东方的智慧,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一切问题都出在里面。我们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念头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状态,日积月累,再通过我们的外在器官表现出来,最终形成疾病。
因此,"修心"与"治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修心,就算吃了灵丹妙药,吃了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秦始皇够厉害吧?他调动全国的力量,也找不到灵药。其实,真正的灵药就在他的心里,但他被高高在上的权力蒙蔽了双眼,所以看不到。
同样的道理,现代人被浮躁的环境所蒙蔽。
我们总是外求,却不肯内求。
心态的浮躁、情绪的急躁、欲望的萦绕、长久的仇恨,才是我们的病根。
心脏需要心药。
二、心中的第一忌讳就是一个:乱。
心乱了,一切都乱了。
心平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气足,精气足则精神强,人活着,全靠"精气神",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很强。
这不是物质主义,而是士气。就像两军交战,士气高的一方一定会赢!
其实,不管是打仗还是做销售,或者是创业等,都必须要有一个高昂的心态来克服困难。
所以,治病以养心为主。有的人内心太脆弱了,比如突然知道自己得了重病或者癌症,心脏瞬间就垮了。
人在生病的时候,不能怨天尤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和命运的艰辛,只要内心能安定下来,坦然处之,其他都是小问题。
悟透了道的人之所以更健康,是因为他们深谙世间万物运行的逻辑,明白苦难是人生的一部分,明白起伏是人生的常态,所以当他们面对挫折时,不会抱怨,而是坦然面对。
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万事万物都要经历生、长、收、储四个过程。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在潜龙阶段,应该埋头苦干,轮到你养精蓄锐的时候,不要急着出风头,如果你突然经历了苦难,说明前面还有更大的收获。人如果达到了这种认识和这种状态,内心不平静都难。
三、心的第二大忌讳是:贪婪。
做人,永远不要贪恋那些你还不配拥有的东西。
一个"贪"字,就能让人心烦意乱,迷惑人,让人身外之物乱了阵脚,但让自己的身体乱了阵脚,那就是大事了!
只要人们贪婪,就必然会透支身体去索取更多,贪得无厌的背后就是透支。
为什么中医里没有癌症?他们教我们平衡身体,这样就不会出现极恶的情况,而癌症就是因为从来没有调整过自己的身心状态,导致极恶的积累。
而现在的环境已经打乱了所有的传统秩序,甚至把人们引向了魔道,所谓的魔道就是造假、投机、相互欺骗,这些把人们引向了无限贪婪的世界,人间的困肯的会越来越多。
四、心中第三忌是:恨。
先有解不开的恨,后有治不好的病。
如果一个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外界,那就说明他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问题,看不到内心的不足。
恨别人,恨环境,恨老天不公,恨自己生不逢时,这样的人必然会有玩世不恭的行为,他们的心失衡,表现出来的言行也一定失衡。
这样的人往往士气低落,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敏感多疑,长期下去,其身体状况可想而知。
一寸宽容是最好的药。
放手吧,因为只要你放手,病人就会得到医治,失落的人就会得到实现。
摆脱了内心停滞的人,才能活得清晰。
透明是一个人身心最健康的状态。
五、在未来社会,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修身养性。
修炼心性,比努力和奋斗更重要。修炼一颗如如不动的心,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以无常为常,让红尘炼心,炼就一颗强大的心,是一个人未来最关键的能力。
修心的秘诀就一个字:静。
所谓"静",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与自然的交流能力,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比如佛教的禅修,就是让你的大脑和所有的身心细胞都处于高度的寂静状态,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像一个超导体。
在易学中,"至虚极而守静,万物并作"……这句话教我们在极度寂静中体会事物循环的规律,从而达到道。
真正的静,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是一样的平静心情。不发牢骚,不抱怨,不妄想,不执着,就不会有什么生理问题。
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他人,放下愤怒、焦虑和恐惧,气血通常自然畅通无阻。
人生最毒的三样东西是贪、嗔、痴。
这三毒是身体的主要敌人。
学会修心,百毒不侵。
修心与成就、金钱、技术水平无关,只取决于自己的认识。
心态的好处不仅是对身体健康,还能开启我们与生俱来的智慧和能力。
六、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养心的最高境界是内心的慈悲。
富有同情心的人,有一种相容性,能与万物融为一体,和谐相处。
慈悲的人有自律,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有真正的自由。
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他的自信不是给别人看的,他的自信更不需要证明。
其实,越是成熟的人,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越有可能意识到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能够安心生活。
穷与富不是根本,更不是永恒。一个富人享福而不造福,只是在浪费,当福气消失时,他就是穷人。穷人勤俭是福,果实成熟了,他就是富人。
人生是一场修行,要想成为真正的英雄,就必须要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勇者见勇。
所谓仁爱,就是一颗慈悲善良的心。
所谓智慧,就是一种穿透本质的能力。
所谓勇气,是面对生死时的淡然而无惧!
公(北冥木木),专注易经风水、周易国学、中医文化深度揭秘,系统学习易经,快速入门,弘扬传统文化,让你拥有别人不知道的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jbzz/1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