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证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范中林

§少阴证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于××,女,40岁。北京市某商店职工。年初,自觉眩晕。至年病情加重,心悸,手麻,上肢震颤。××医院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服中药调补,疗效不显。年10月13日。心悸,气短,胸闷,眩晕,纳呆,夜卧不宁,背畏寒,膝关节疼痛,肩臂肌肉时有颤抖。月经提前一周,色暗,有淤块。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病情虽错综复杂,主证乃少阴心肾阳衰,法宜温通心阳,益火之源,以桂枝甘草汤加味主之。处方:桂枝10克炙甘草20克制附片30克(久煎)生姜30克四剂10月17日。服上方后,心悸头晕减,余证如前。原方再进四剂。10月23日。心悸.头晕、失眠、乏力,均明显好转。但仍面浮、背凉,关节痛,肌肉震颤。上方加麻黄lO克,辽细辛3克,以散经络之寒湿。服三剂。10月28日。自觉胸中宽舒,关节痛减。守原法,加炮姜、血余炭各30克,再进五剂,以温经逐淤而生新。11月17日。心悸、头晕基本消失,余证均已好转。令再服五剂。年5月10日随访,病未复发。本例心悸诸证,病情交织错杂。但其主证乃手足少阴心肾虚衰之病变。正如《伤寒明理论1)所说:“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其病根又在于肾阳不振,不能升腾上济于心所致。始终以补肾气、通心阳为治。故投桂枝甘草汤加味,以桂枝为君,入心助阳;甘草佐之,以补中气;二者相得,辛甘合化,则有温通心阳之功。真气之根既藏于肾,故加附子,大补命门火种,配生姜开提散郁,逐阴行阳之意也。因兼有经络之寒郁,故少佐麻黄、辽细辛。肾气旺而气血和,诸证即可迎刃而解。本文摘自《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点击阅读原文留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jbby/9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