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虚汗汗太多不是因为天热而是气虚中医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服用发汗药或剧烈活动、天气炎热、衣被过厚等因素而动辄自然汗出者。现代医学中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等病证可见自汗,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是由于脾肺气虚、胃热炽盛等致卫气不固,津液外泄而出现自汗现象。

经多年临床经验,对“汗症”治疗颇有心得的张秀兰主任表示,自汗多见于身体虚弱、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成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

付女士就是这样一位患者,因患自汗症于年3月15日来就诊。付女士自述她经常不自主出汗,尤其在运动加剧的时候,这种情况已有数日,近期尤甚。张秀兰主任见她面色?白,身体微胖,虚汗连连,精神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微浮,其余正常。辩证为气阴两虚,表虚不固。治法遵循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原则,对应开出参麦饮合玉屏风散加减。付女士在服用次汤药3剂后,自汗明显减少,又追加服用了3剂加以巩固,再次复诊时,自汗的情况已基本消失,恢复健康。

张秀兰主任对此病案进行分析时说:付女士的病情属于中医的“汗症”范围,患者的自汗属于气阴两虚,表气不固所致,故用参麦饮益气养阴敛汗,用玉屏风散固表止汗,加入当归、白芍补血养阴合营,又入补肾益肾之山药、枣皮、熟地等以滋补肾水,入浮小麦、煅牡蛎加强固摄止汗之功,全方合用从心论治益气养阴,从肺论治固表止汗,从肾论治滋水益肾固阴所以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自汗症患者在恢复期,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的保养,辅助上药物的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勤擦、勤洗、勤换。要及时擦去头上和身上的汗液,经常换洗内衣内裤,注意个人卫生。

2、不论白天还是夜晚,睡觉时都不要直接对着风吹,以免冷风袭入汗毛孔内而受凉。

3、平时多饮水,补充水分和盐分。

4、合理喂养,多吃蔬菜瓜果。

5、平时要注意一些其他症状,对于安静状态下经常出汗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名医推荐:

张秀兰

名医档案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努力把所学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为了更好的提升业务水平,于医院内科进修一年。从医三十多年来,整体掌握了中医的内、妇、儿、皮肤科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辩证施治,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随着医学的发展,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并适用于实际。由于工作医院院长多年。退休后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继续学习,发挥余热,为广大患者服务。

专家擅长:心悸,淋证,乳癖

内科:四时感冒,咽痛,胃脘痛,心悸,淋证、失眠,眩晕妇科:月经不调,痛经,乳癖,产后缺乳,更年绝经期前后诸症。儿科:感冒,积滞,遗尿等。

扫码即可预约该专家挂号

文案:杨馨然

新媒体编辑:师莹

审阅校对:孙婕、何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jbby/9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