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乐此提琴工作室幕后的女神妈妈们

WomensDay

三八妇女节

每年今天,我们都为女神们送上最美的祝福,今年也不例外。这几天总想写点什么为迎接这个美丽的节日,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孩子学琴道路上最重要的陪伴人—女神妈妈们,我们采访了工作室的20位妈妈,她们为大家讲述了日常和孩子一起学琴的那些故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分享给大家!

本文约字,需阅读15分钟左右

无锡工作室管沐曦妈妈分享

都说每个琴童背后都有一位用生命陪练的妈妈,一点都不夸张。“高血压”“女高音”分分钟上演,可听到孩子们一曲曲美妙地演奏,各位妈妈大约只剩幸福和骄傲了。

我也是陪练妈妈其中的一位,年夏天加入乐此琴童的队伍,中间经历了两次瓶颈,想过要放弃,在钟老师和钱老师的耐心指点下,调整了练琴的心态和方法,一直走到了现在。有两点心得,第一是立好规矩,严格遵守。练琴的时间和每天的练习任务要明确,雷打不动,现在孩子上小学了,我和孩子约定好,每天完成学校的任务后就是固定的练琴时间,练习的内容会在头一天练完琴后商定好,妈妈在家就陪练,没下班就自己练习录视频发给妈妈,总之,不能想练就练,想不练就不练。这样起到了监督作用,孩子也慢慢养成了练琴的习惯。第二,支持孩子,克服瓶颈。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不愿意练琴是最正常不过的了。除了孩子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家人的支持。除了日常的陪伴,营造学琴的氛围也很重要。和身边的朋友约定”小型家庭演奏会”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去年尝试了一次,几个小朋友不仅有独奏还有合奏,还在练琴中增进了友谊和自信。

在陪伴孩子学琴的日子里,对自己也是一种成长,一种别样的快乐。

上海工作室Jasmin妈妈分享

老师说Jasmin这段时间进步了很多,真是太棒了。练琴这件事儿,保守的说真的是个十年磨一剑的功夫。Jasmin刚刚起步,还是得耐得住,持着平常心和认真的劲儿走好每一天的,不能急躁求成。每天半个小时四十分钟练琴时间,好好分配一下也还是有的。但也有懈怠的时候,考验的更多的是陪练人的自律,很不容易。嗯即使每天再累也还是要拉琴的,但特别累时又是一定不能拉琴的,这并不矛盾。累了还坚持练,我们和孩子们的情绪都一定不会好,而且互相刺激,根本不会有效率和伤感情的同时,练多了错误的动作又是更加可怕的。空弦是底线,比完全没有碰琴要好很多。新曲子不能直接拉出来,眼看着拉慢了练琴进度了,也不要着急,看着谱拨弦,也是小小的进步。吸取教训,来日方长,慢慢调整。长久战一定不能提早让自己崩溃的。匀速持久的积累就已经是成功了一半了我觉得。

上海工作室唐以清妈妈分享

我和孩子约定的是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练习,周六上新课,周日全天不写作业也不练琴。练习时,因为我们年龄偏小,所以需要全程盯着,时刻提醒手型,弓直,音准等问题。对于乐曲,有时需要帮孩子分析曲谱,找识谱巧门和正确的节奏。当每周的功课都顺利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奖励。

无锡工作室赵梓涵妈妈分享

琴路慢慢,唯有坚持

20年夏季,赵梓涵在乐此开启了漫漫琴路,成为了一名小琴童,自此妈妈也多了一个新的角色-陪练的“大琴童”。

这个“大琴童”虽然是音乐小白一枚,好在在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上面做到了很好的规划,这也许是跟我的工作有关系。

学琴的初期三股力量集齐,钱老师专业化的领路,赵梓涵愉快地摸索,我拿出了足够的耐心与陪伴。每周一次的课程,梓涵用她的思维和理解力用心的学习,我坐在她小小身躯的后面认真听讲,仔细做好随堂笔记,钱老师反复提醒的问题点重点记录,每次课我们都像两块海绵一样,吸收着老师教授的专业知识,俗话说“趁热打铁”,但是我觉得“趁热打铁”用在低学龄小朋友身上过于急促,所以每周六上完课是不安排练琴的,主要让梓涵自己对今天所学有个思考和消化的过程,然后我自己也会做下简单的随堂回顾,排好周日到周五的练习时间。

练琴的过程当中着重基础练习和习惯的养成,慢慢提高梓涵的素养和乐理,比如进入曲子前必须要数准备拍,我会跟她说数准备拍的好处,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可以帮助你在进入曲子前做最后细节手势的调整,可以提前对谱子熟悉等等…..耐心讲解给她听原因她也非常配合地做到了,在她练习过程中也会有焦躁的情绪,主要还是对音符不熟悉,对自己的信心不够,这个时候我会不断地鼓励她,引导她,错了没关系,可以重新来一遍,有一次拨弦拨了好多次,以至于食指起泡了,梓涵比我想象的要勇敢,没有哭,也没有吵着闹着不练,看的我当时挺心疼的…

“陪”是为了“不陪”,有时候下班比较晚,梓涵会自己自觉的提前练习,到家以后,我会检查她自己练的结果,做一些细节性调整,这点是我非常欣慰的,这个年龄能做到自觉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相信梓涵会坚持把琴学好,学扎实。

在这特殊的节日里,祝乐此的每位老师和陪练的妈咪3.8节快乐!

无锡工作室王暮千妈妈分享

写在娃学琴的第天

年7月带娃参加了乐此的一次试听体验课,我家娃自己毫不犹豫当场选择了大提琴。我反复问这个不到6岁满脑子坦克大炮奥特曼的皮猴子好几遍“你是认真的吗?你不是开玩笑的吧?你确定不去再看钢琴了吗?你可以坚持吗?”得到的居然都是肯定的答复(而我竟也信他了)。问他为啥不选小提琴,居然不耐烦了“大提琴酷啊,像杆重机枪!”好吧......从此娃与我开启了弦乐中较难的大提琴学习的自虐互虐之旅。

我跟娃爹都是最典型的工科背景,乐器乐理几乎零基础。陪娃学琴这活安排给了对娃的音乐培养更有追求那么一丢丢的我。硬着头皮上呗,跟娃同步学习,先跟着听课,再回家陪(逼)练。打开五线谱一脸懵逼的我为了不在娃前露怯还买了好几本书啃了几页。我家小子天性活泼好动,让他静下心端坐练琴真不是一件容易事。经历了开始一两个星期的念-骂-哭-逼-哄-抱的鸡飞狗跳,不光孩子连我都有了阴影-天黑了下班了回家了练琴了......还没到家就开始发愁,哈哈哈。

想起当年我小时候学电子琴没坚持下去至今的惋惜,只能不断自我洗脑:自己选的路脚磨破了也要走下去,自己交的钱娃再挣扎也要练下去!

坚持跟努力是有成效的,现在虽然每次练琴前还要“抓鸡”,练习过程还要几次喝水几趟厕所,但至少娃已经不再崩溃大哭,也算能配合练上一个多小时。即便有时因为下课太晚回来状态不佳,我们还在坚持着每天或至少隔天练琴的节奏。我的工作有时需要加班或应酬,就让爸爸或者外公监督练几杆子(这时娃可神气了,专挑简单的糊弄应付)。

伴随着虎妈时不时的陪练吼叫,娃也一天天在进步。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小家伙潜力还是有的。相信只要我们娘俩坚持下去,前途会一片光明哒!

娃的琴童路,亦是我陪娃成长的一段经历也是考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琴悠悠其纠结兮,吾必锲而不舍学!

无锡工作室肖雅兮妈妈的分享

在孩子的学琴道路上,我们家长就是老师的助手,孩子的辅导员。在和孩子一起学琴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下面几件事:

1.在陪孩子上课时,我会有意识地做好重点和难点的记录。回家后在孩子练琴过程中提醒孩子注意上课时的重点。如果发现问题,不是急于打断她,指导代劳,而是等她练完了,再指出不对的地方,引导她想一想,问题在哪里。让她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而不是对大人产生依赖。

2.每次上完课,陪孩子一起把一周内要练习的重点在“学习手册”上写好,告诉她练习的重点,定好每周练习的小目标。指引她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学习手册来练习,循序渐进,每天持之以恒。

3.会收集整理一些平时练习的视频,过段时间让孩子自己看一下,她自己会从中发现练习当中的问题,例如右手手臂容易抬高,会抽弓,大肚音,音准忽高忽低。看到这些视频,她会自己总结其中的不足,而且印象会比较深刻,从而在后面的练习中会慢慢自觉地纠正。其实孩子自己会发现问题,就说明有进步了。

4.现在孩子平时会对着镜子练琴。因为对着镜子练习她可以比较容易发现左右手或者运弓时的问题,然后练习中可以一边看一边调整,她自己觉得这个方法很有帮助。很多错误是要自己体会了之后,才能改正过来的。

5.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有机会让她多亲近大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感受风,雨,动物的叫声,甚至外面的车水马龙等。听一些音乐家的作品,讲给孩子有关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丰富孩子对音乐的感受。

学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辅导员的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多多鼓励,耐心加关心,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上海工作室王梓逸妈妈的分享

不知不觉,梓逸学习大提琴已有半年时间。从开始的新鲜、兴奋,到中途的疲劳和倦怠,到现在的喜欢和自觉,中间有沮丧与痛苦,有泪水与欢笑。

记得决定学习的第一天,我和她录了一个视频,我祝贺她以后多了一个“伙伴”,她告诉我一定会好好坚持。等到将来某一天,我们可以拿出这个视频,一起回忆多年的酸甜苦辣。我是属于性格比较急的母亲,有几次因为她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对她发火,但我发现越是着急,孩子越是因为紧张与害怕而拉不好。慢慢地,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去陪伴她练习。现在练习时间,我说的最多的除了提醒她手势之外,就是会告诉她,“你现在是小小演奏家哦,我会用心欣赏的,加油!”几次下来,有时候熟悉的曲子,她会愿意拉好几遍给我听。我还会让她自己看老师的点评,让她知道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然后下一次练琴把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说出来,不好的争取改进,好的继续保持。现在的她喜欢上了练琴,她说她希望有一天可以独奏。我想,只要坚持,这个愿望终会实现。

作为母亲,对于孩子学习大提琴的初衷,是希望她能成为一名自信的女生。另一方面,有一天她长大而我们不能陪伴她左右的时候,她不会觉得孤独,喜怒哀乐有一个可以抒发的地方。当然,我也曾想,如果她能学有所成该有多好,所以对她极其严格。而现在,我会告诉她能坚持下去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不管将来如何,能够一直坚持,就很了不起。梓逸是第一次学习乐器,我也是第一次陪伴她练琴,我们都是第一次,所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加油吧!

无锡工作室李殊逸妈妈的分享

虽然孩子练小提琴才短短两年时间,但这两年,真的是一路折腾,有种历经千难万险,才走上“正途”的感觉。真的有很多话想说,也给正在犹豫不决的小伙伴们一点参考吧。年年初我们开始学习小提琴,当时为了图方便,就在家附近找了一个琴行的老师来教。这位老师人很好,但是不专业,什么都教。教了半年下来,我总感觉娃拉琴的姿势怪怪的,越拉我心里越没底。于是,我开始寻找无锡市比较专业的提琴琴行。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在年7月20日,我来到了“乐此提琴工作室”。工作室的老师都是科班出身,专业教提琴的,这让我很放心。但是,问题还没结束,由于我们用错误的姿势拉了大半年,要想改过来太难太难了。刚开始,我报的是一对三教学,我发现同样在一起学琴的小朋友,别人的进步很快,我们却在原地踏步,进展很慢,想到以后孩子年级越高,拉琴的时间越少,我又开始焦虑了!幸运的是工作室推出了一对一教学,我也选到了心仪已久的王牌老师-赵老师。赵老师教学非常有耐心,针对我们家这种特殊情况,制定了专门的教学方案。在刚开始的课程中,以基本功为主,曲子为辅。你可能会认为练基本功很枯燥,但是赵老师有她独特的练法,比如“猴子爬树”,听上去是不是很有趣?她还经常鼓励娃不要紧张,要放松,遇到比较难懂的地方,赵老师总会用一些生动易懂的小例子来帮助孩子理解。十几节课下来,娃的进步很大,还得到了工作室的表扬。终于,我可以松口气了。虽然学琴的路漫漫长,陪练的人生“苦不堪言”,但是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琴,我只想说:我们是幸运的,虽苦犹甜!

顺便说一下我的陪练体会:首先,每晚的练琴时间很固定,吃完晚饭孩子就知道该去练琴了。有了稳定的练琴时间,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其次,由于孩子年纪还小,一次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我会在练琴过程中让她休息一到两次,舒缓一下,效果比逼着她从到一直拉到结束好很多。最后,关于曲子练习方面,由于不是专业的,音准也不行,我能做的就是将要拉的曲子提前反复的听,这样,她拉得准不准,节奏对不对,也能略知一二了。不过不用担心,工作室有回课制度,老师会及时做出点评,这让我们也省了不少心。

张可馨张可翊两姐妹妈妈的分享

陪练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首先我对学校课内进度要大致有数,这样可以算出每天的练琴时间,再合理分配练琴内容,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制定的目标。周末上完琴课可以和孩子复盘一下,有哪些要重点练习的内容,顺便设定好一周练琴的目标。练琴前喝水上厕所,练琴的时候就专心点。练琴之前再强调一遍今天的目标,养成习惯后,如果我没有空陪孩子练习,她们自己也可以安排练习内容了。平时看课外书的时候可以顺便做手指力量练习,还可以把琴谱复印了带到学校,午休的时候唱一唱谱子,练琴都可以事半功倍。

无锡工作室李馨月妈妈的分享

说到陪伴孩子学琴、练琴,真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儿。

先说说陪学,学琴贵在坚持。从果果学琴到现在刚好三年整,在这周里,我们只请假过2次,其他时间我们都是风雨无阻地去上课。不会因为天气好,我们出去玩;也不会因为天气不好,我们在家休息。每次上课,都是由我陪着。一开始,我每节课都会拿个小本本记着老师讲的要点,以及果果在拉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注意什么、怎么改进;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每节课的内容有基本功练习、音阶、练习曲、乐曲,我的随堂笔记也由小本本上升到了视频录制,这样回家练琴的时候,还可以回看、抓重点。这样有规律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规划设计也有好处。时间长了,知道这是必做的事情,就不会认为这是额外的负担,会顺理成章的安排在自己的时间规划里。

再说说陪练,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刚开始,要忍受着娃拉着不太好听的单音,还要给她鼓励和帮助,陪她度过枯燥期,让她对拉琴越来越感兴趣。孩子练琴的时候,家长的陪伴和辅导很重要。每天果果的练琴时,我都会从头陪到尾,会不厌其烦的提醒她,尤其是注重基本功的练习,“注意右手小拇指弯起来,撑住弓子”、“注意右肩膀放松,力量放下去”、“注意左手手腕立起来一点”……在拉练习曲和乐曲遇到问题时,我会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节奏找不准,就先慢慢的练,再逐渐加快;遇到复杂的节奏型,就先分拍练,熟练之后再合拍练。通过这样的陪伴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每天的陪练过程中,我有几点小心得:①不要一写完作业就得练琴,因为以一个疲劳的状态去练琴,效果不一定会好;做完作业休息20分钟以后再练琴,这样效率会高很多。②一定要有一个人陪孩子练琴,最好是爸爸妈妈之中固定一个人,还要保证练琴的环境要相对安静,这样会养成注意力集中、练琴效率高的好习惯。③不要一味地埋头苦练,要找对练琴的方法,学会分段慢练,攻克曲子的难点部分,这样可以提高练琴效率。

无锡工作室朱怡然妈妈的分享

朱怡然从幼儿园大班学琴至今已经有三年,从一个只能拉出锯齿声音的小朋友到现在可以独立完成一首演奏曲的琴童,无论是提琴技巧、音乐素养、以及学习毅力,有着非常明显的进步,作为家长我们是非常开心而且幸运的。

之所以说幸运,是因为我们一开始便选择对了教学机构“乐此提琴工作室”——无锡首家专业从事幼儿提琴类教学的机构,由上音的专业老师钟宏亮老师带队做教育管理工作,在“琴童教学”领域有着资深经验的赵思孟老师作为启蒙老师。工作室教学的理念和学科的规划,老师的耐心、细心以及专业度,这样的音乐起航之路是我们家小朋友很大的幸运。

从年初,我半路接了陪练的活,刚开始也是不知所措,毕竟五线谱和指法我都是一窍不通。通过向别的妈妈取经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心得:

一、小朋友的注意力是需要时刻的提醒的。上课时我记录好老师指出的问题点,在练习时不断监督并提醒;二、鼓励并赞扬,小朋友在学出成绩时我们的鼓励必不可少;三、坚持是最重要。小朋友的坚持理念主要来自于父母,不只孩子要坚持练习,大人在付出时间与精力上也是孩子们的榜样……太多的体会不能用三言两语能记录,收获时的开心与过程中的苦楚相信很多家长应该能感同身受。

学琴三年,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知道以后小提琴会不会是朱怡然立足之技,但是我们相信小提琴学艺之路会是她童年最有乐趣和最正确的选择。

无锡工作室华赫枫妈妈的分享

华赫枫同学在乐此学琴一年有余,时间不长却逼出一个音乐妈妈,家里餐巾纸的用量就足以说明这一年多来,家庭氛围不太和谐啊哈哈!

1.学琴是孩子跟家长一起的事情,既然选择了,就硬着头皮干吧!

学琴的初期,因为简单或者是为了培养兴趣,开始的时候老师要求稍显放松,加上疫情期间家长不能进教室,作为陪练的妈妈,没有听到老师的原版教学,孩子年龄小,上课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消化,所以,就这样,蒙混好几个月,基本功也有所松懈!

后来恢复家长陪课,才发现,原来练习的动作,手法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好吧,接下来的2-3个月,开启了一些列的纠错工程,枯燥又乏味!这个期间很难熬,早已习惯的动作,再来纠正,孩子烦躁,我也不懂,三番五次找老师讲解,却进度异常缓慢,感觉怎么改都是错的,每到练琴时间就是哭闹时刻,有时候我也没有耐心了,爸爸劝架,不欢而散!

2.发现问题那就解决他,坚持才能继续走下去!

经历着纠错的艰难,家里的氛围异常紧张,孩子有段时间一拉到琴,就显得害怕,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不得法!看到了问题所在,赵老师给华赫枫直中要害的点明问题,指出改正方法,经过他自己的努力,重新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这次的转变,是他的一次转机!

3.作为妈妈,给与时间,给与陪伴,给与鼓励!

我是一个严格的妈妈,学习跟练琴在我看来是一样的,自律很重要,要求孩子每天练琴,我就每天按时监督,陪练!上课做好详细笔记,录好重要的视频,回到家里按照老师要求逐条过,练的不好的地方就反复练习,不能得过且过,让孩子对自己的回课质量要有要求!

闹情绪的时候,多以鼓励为主,首先是家长的坚持,才能言传身教给孩子不要轻言放弃!

学琴的道路,哭着练,练着练着就笑了。

上海工作室nick妈妈的分享

我们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小提琴,因为知道乐器是一场持久岁月的练习,在孩子还不能自主练习前,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有多大的恒心和毅力。从最开始决定学琴后,我就和Nick反复强调,选择了学琴就要坚持到底。当然小孩子嘛,才5岁多,嘴巴上是喜欢小提琴的,行动上是练一会儿就喊累拖延的。

陪练琴的路上,我们也在慢慢摸索适合自己小孩的方式,目前有三点我觉得很重要。第一,我们和小孩一样是零基础,对小提琴的知识全部来自于上课老师教的内容。要能课后有行之有效的练习,最关键的一点是固定陪练琴的家长,能了解小孩的对课上内容的理解程度,在课后针对不熟悉的部分和老师指出的问题针对性练习。第二,反复练习的目标,是最后形成的肌肉记忆。但如果是不好的练琴习惯和姿势,再多的练习只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偏。一点点去扣去改正细节动作,是陪练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个时候小孩通常会很不耐烦,家长的鼓励和坚持就很重要。第三,合理规划练琴时间,循序渐进,我们会保证每天1小时的练琴时间。老师每周布置的任务,会和小孩商量好,在回课之前这几天的练习如何安排。除了每天的打指和空弦的基础练习,熟悉容易的条目少拉几遍,多花时间分段练习新教的条目。慢慢让小孩对练琴有自己的安排,将来能自主自觉安排自己的课业和练琴时间。

无锡工作室糜禹彤妈妈的分享

说到娃的学琴,真的练习是小提琴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家练琴,陪练都是我自己来陪。但是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有段时间,娃练琴的抵抗情绪特别重。让她练琴,她总是不情不愿的,练琴也练得不好。我经常一生气就压不住火,忍不住骂她几句,她练琴练着就哭了起来。反思一下,我觉得要找到娃的兴趣点,娃爱听表扬喜欢表现自己的优点,我就把练习假设成舞台,我做观众,鼓掌欢迎,娃就跃跃欲试,很兴奋,效果还不错。还有一个用一起练琴这个软件,找几个耳熟能详的娃喜欢的歌的谱子,让她跟着练习,也很开心,基本上现在练习的积极性就好多了呢!

无锡工作室范紫妤妈妈的分享

只要地球不停转,练琴永远不能断!这是现在妈妈和娃的约定。因为只要连续两天不练琴,宝贝第三天就会看到很可怕的左右手型。每天手指都要得到锻炼,练琴要成为习惯才能让她不断的进步。刚学琴前一年多,每天都会帮她提醒错误,现在慢慢开始放开手让她自己去纠错。上课时让她自己记住新指法,虽然会忘记一部分,但是还是希望她能慢慢变得自己思考。学习新练习曲出错的时候,暂时告诉她这好比是一道新学的题目,你要找到正确答案。虽然可能音乐不能适用这么理性的思维,但现阶段我面临的这个孩子性格适用。我想随着练习的不断变化,会不停的引导和鼓励她是妈妈力所能及的吧。

无锡工作室方旖贝妈妈的分享

不知不觉陪旖贝学习大提琴已经一年多了,从刚开始的好奇期待,到现在慢慢地已经走上轨道,慢慢地已经融入到乐此提琴这个大家庭中。作为家长,我也是深有体会,学琴道路上的曲折,只有自己克服!

旖贝的性格活泼开朗,有些外向。我很想让时而温柔优雅些,于是更想让她学习一种乐器。偶然间听到朋友提及大提琴,我也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跟她沟通后,她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我不想用我自己的思想去强加于她,反复跟她确认后,于是就去体验了一番,瞬间就被乐此提琴工作室的教育理念所吸引,以及工作室的环境和老师的师资都感染着我。我更想让大提琴这优雅的乐器去熏陶旖贝!

学琴一年多来,旖贝上课我就在后面记笔记,记录着每节课的重点,回家练琴时我们俩一起探讨。旖贝对练琴有着积极的态度,更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练琴时间,对待每周的回课及其认真!她自己也认识到每个练琴的细节都要必须做到,老师的每次点评她都认真听,再去改正!有时一课内容,我们会反复拍几遍甚至是十几遍,直到她自己满意。最让我感触的一句话是她说:“再来,我就不相信我练不好!”听到这样的话,我更会鼓励她说:“相信自己,你肯定可以的!”换位思考,练琴的孩子也是着实不容易的!作为家长,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励与陪伴!

孩子的这些进步离不开钱老师的课上的认真指点!钱老师的耐心、负责、有爱的奉献精神,真是无微不至、无所不在,让旖贝同学感受到学琴的快乐。乐此提琴工作室的教学专业、认真严谨,更值得我信赖!很幸运加入乐此大家庭。相信我们在学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优秀!也祝愿乐此提琴工作室越办越好、越来越强大!

无锡工作室葛佳伊妈妈的分享

记得去年3月份,女儿葛佳伊转学到乐此琴行,时过一年,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无论在右手握弓,左手按弦的姿势方面、还是在音准、节奏、简单的技巧方面都有一个大的提升,也有幸考进乐此青少年乐团预备团。说起孩子练琴,我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苦大仇深,反而觉得是提升自我的乐事。每次上课,我都旁听,默默地把一些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尤其把孩子的错误、不足之处牢记在手机里。回去的路上,我总会一遍又一遍地帮她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错误?怎么去改?当然我也会及时地补充她做得不错的地方,最多的是表扬她因为态度好,所以有进步,以此鼓励。每晚练琴,孩子难免牢骚一下,我猜想她也是嘴上过过瘾,就一笑而过。琴架到脖子上了,他自然开始练了,每练之前,我鼓励她先唱谱,一般唱三遍,拉的时候一条拉5遍,如果她应付性地拉,我会要求重新来。拉得好我会鼓掌,给她戴戴“高帽子”,让她保持兴趣。当然,孩子有时逆反情绪特别高,不愿拉琴,我也会严慈并济或威逼利诱,完成老师的任务是不可打破的原则。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日子长了,孩子把练琴当作常规的学习。以后我会继续乐此不疲地陪孩子练琴,也希望孩子对小提琴一直抱有热情,勤奋练琴,在琴技逐渐提升的同时,陶冶情操,逐渐学得一些艺术修养!在此感谢周少强老师的耐心、用心指导!望继续高标准,严要求!

无锡工作室忻伽乐妈妈的分享

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庆祝的节日。自设立之初,

乐乐从6岁开始学习大提琴,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一年半了.

孩子愿意学琴,很大程度来自有位寓教于乐的好老师,乐乐是幸运的,遇见好老师,事半功倍.

老师说,孩子每一阶段都有进步,离不开家长的陪伴,这一点,作为家长是认同的,也是应该做的.其实无论学什么,能获得些许成绩,都离不开认知和执行,这两个因素:

认知方面:

每次在乐乐想放弃时,都和她回忆曾经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之间,她坚定的选择大提琴的场景,最后的结论是,这是她自已的选择,一定要坚持,且她是真的喜欢大提琴.

每次在乐乐不愿意拉琴时,不强迫她拉琴,打开我们收集的大提琴演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jbby/11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