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近晕厥),是一种要晕倒的感觉。
昏厥(晕厥)是指人突然短暂意识丧失而摔倒在地或倒在椅子上,随后意识恢复。昏厥时人软绵绵地一动不动,通常腿和胳膊发凉,脉搏微弱,呼吸变浅。
有的人在晕倒之前感觉到头晕或眩晕。也有人可能会有恶心、出汗、视力模糊或视野狭窄、嘴唇或指尖发麻、胸痛或心悸的症状。在没有出现警示症状的情况下,较少会发生突然的昏厥。
痫性发作(脑电活动紊乱)和心脏骤停(心脏完全停止跳动)可导致意识丧失,但不属于晕厥。然而,一些昏厥的病人,肌肉会不由自主地短暂抽搐,类似于癫痫发作。
昏厥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导致昏厥的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病因除非造成大脑功能普遍紊乱,否则人是不会失去意识的。而这种紊乱通常是由于流向大脑的血流量减少所致。有时,虽然有充足的血流量供应,但血中保障大脑工作必须的氧或糖(血糖)可能不充足。
导致大脑血流量减少可能有几种情况。最常发生的情况为疾病引起血液正常心脏回流障碍(从而使心脏泵出血量减少)。较少发生的情况则是疾病影响到心脏泵血(通常为心脏疾病)所致。中风虽然会造成大脑血流量的减少,但仅是减少大脑某一局部位置的血流量。所以,中风几乎不会引起晕厥,除非极少数患者其中风所累及的部位在大脑维持意识清醒的区域。
最常见的病因
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恐惧、疼痛或看到血)
咳嗽或者是大小便时用力
长时间站立
突然间起立
妊娠
使用某种药物
特发性病因(即原因不能确定)
这些常见病因几乎总会在患者站起时导致晕厥。而当患者摔倒后,由于流向大脑的血流量增加,患者的意识迅速恢复,尽管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能不会完全恢复正常。有些患者感觉到疲乏或者筋疲力尽可持续数小时。这些病因往往并不严重,除非患者因跌倒而受伤。
这些原因大多数都会引起心脏心血量回流减少。强烈的情绪波动(尤其是看见血所引发的)或是疼痛会激动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兴奋会使血管变宽,回心血量减少,心率减缓。这两种因素都会导致头晕,有时候出现昏厥(即血管迷走性晕厥或神经心源性晕厥)。
排便过程的肠蠕动用力、排尿用力或咳嗽用力时会增加胸腔压力。胸腔压力增大会使迷走神经兴奋,也会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这两个因素均可导致昏厥。
健康人长时间持续站立也会出现昏厥(常见于士兵,这种现象被称为阅兵场晕厥),因为腿部肌肉必须要保持活动才能帮助血液流回心脏。
坐下或者站起过快会导致昏厥,因为位置的改变会导致血液在腿部淤积,导致血压降低。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迅速增加心率和收缩血管来维持血压。当身体不以这些方式代偿时常常会出现头晕现象,少数情况下可发生昏厥。某些脑和脊髓疾病、长期卧床休息和某些药物(特别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会干扰这种代偿作用,导致站起时晕厥。
怀孕早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有时会导致昏厥。
低血糖(低血糖症)最初造成意识错乱、头重脚轻感、颤抖等症状,但如果低血糖症达到重度或持续存在,患者会失去意识。这些症状由于通常是在昏厥之前出现,对于低血糖患者通常在发生昏厥之前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通常情况下,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是使用了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特别是胰岛素。极少情况下,病人患有分泌胰岛素的肿瘤。
较为少见,但较严重的病因包括
心脏瓣膜疾病(主动脉瓣最为常见)
心率过快或过慢
血栓阻塞肺动脉(肺栓塞)
心脏病发作或其他心肌病症
心脏瓣膜疾病可以阻碍血液从心脏泵出。过快的心率可能会使心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注入血液,所以泵出的血液更少。过慢的心率可能导致泵出血液不足。肺部的血栓造成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患有心脏病的人在心脏病发作时,很少会发生昏厥(老年人中更常见)。其他罕见的心肌疾病即心肌病可引起昏厥,特别是在运动时,通常是由异常的心脏节律所引起。
大多数中风虽然不会导致昏厥,但是累及到某些脑底血管的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TIA)(后循环卒中)会导致昏厥。同样地,累及到这些血管的偏头痛有时会导致昏厥。
评估如果可能的话,应由昏厥的目击者向医生描述整个过程,因为当事人可能不记得具体过程。
警示特征昏厥患者中,某些症状和特征需要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o.com/jbby/10396.html